教育科学讨论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组成:*教育讨论的基本理论(教育讨论的基本概念、意义、种类、功用;教育讨论的方法论;教育讨论的设计等。)*教育讨论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讨论法和行动讨论法等)*教育讨论结果的统计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教育讨论论文和报告的撰写第一章 教育科学讨论概述 第一节教育科学讨论的概念、对象与特性 一、科学讨论 (一)科学 对科学的理解主要有三种: 其一,将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认为科学就是尖端技术; 其二,将科学定义为“一切系统的、有组织的、正确的知识体系”; 其三,认为科学就是数学、化学、物理学等现有的学科。 科学是从确定讨论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二)科学讨论 科学讨论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纳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究客观真理,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二、教育科学讨论 教育科学讨论是采纳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的各种关系、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揭示教育现象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制造性实践活动。 三,教育科学讨论的对象和特性 (一)教育科学讨论的对象 其一、教育科学讨论的对象是人; 其二、教育科学讨论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其三、教育科学讨论的对象是教育存在。所谓教育存在包括两个方面的存在,一是实践形态的存在,一是理论形态的存在; 其四、教育科学讨论的对象是教育讨论者所意识到或预见到了的教育问题。 叶澜教授在《教育讨论方法论初探》一书中对于教育讨论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认 为“教育存在”具有三种形态:教育活动型存在、教育观念型存在、教育反思型存在。 (二)教育科学讨论对象的特性 叶澜在她的《教育讨论及其方法》一书中将教育讨论对象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点: 1、教育系统的人为性; 2、教育系统的实践性; 3、教育系统中主客体的复合性; 4、教育系统结构的层次性; 5、教育系统的自控性和它控性; 6、教育系统效果的滞后性和隐蔽性。杨小微主编的《教育讨论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将教育讨论对象界定为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四点: 1、教育问题的复杂性; 2、教育问题的整合性; 3、教育问题的二难性; 4、教育问题的开放性。四、教育科学讨论的特性 1、复杂性 2、实践性 3、准控性第二节 教育科学讨论的种类与功能一、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