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专家共识(最全版)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已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根治 性手段,尤其在不可手术或拒绝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是首选治疗手段。在中国,SBRT 正在普及,为了法律规范临床应用、推动技术水平提升和 科研协作,特制定本专家共识。共识包括 SBRT 进展简介、物理技术 要求、临床实施法律规范和特别临床问题等,期望本共识在临床实践中可 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以及造福于广阔肺癌患者。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中国国家癌症中心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新发肺癌病例已近 80 万例,因肺癌死亡高 达 60 余万例,其中约 8 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估计到2025 年,我国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数将接 近百万,严重危害公民健康。随着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的广 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得以检出。对于可手术的早期 NSCLC,标准治疗模式为根治性手术;对于不可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局部 放疗为标准治疗模式。过去 20 年中,放射治疗技术在呼吸运动管理、 适形调强治疗计划和图像引导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使立体定 向体部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 或立体 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ation therapy, SABR 治 疗早期 NSCLC 成为可能。SBRT 是指应用专用设备对体部(颅外)肿 瘤进行准确定位和照射的治疗方法,放疗总剂量在保障充分保护正常 组织的前提下在数天内完成,本共识中简称为立体定向放疗。在我国, 该项精准放疗技术正在普及,为了法律规范临床应用、推动技术水平提升 和科研协作,特制定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临床实践推广应用中将根据最新讨论成果不断更新。一、SBRT 进展简介1951 年,瑞典的 Lars Leksel 提出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RS )概念。1968 年,首台以 60Co 作为放射源的 SRS 设备在瑞典问世,简称头部 Y 刀。80 年代初期,直线加速器开始 替代 6 0Co 应用于 SRS,称为 X刀。90 年代初,瑞典 Karolinska 医 院的学者研制了实施体部 X 刀的体位固定装置并开始治疗肺癌和肝 癌。同期,日本学者首次将 CT 和加速器合成一体,开始对肺周围型 病灶实施 SBRT 治疗。德国学者也开始讨论 SBRT 在不可手术肺和肝 肿瘤中的作用。中国学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