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衡水模拟)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坐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解析】选C。当扶梯匀速运转时,顾客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和支持力,故A、B都不对;由受力分析可知,加速时顾客对扶梯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此时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指向左下方,而匀速时没有摩擦力,此时方向竖直向下,故C对D错。2.(2015·九江模拟)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沿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上滑先后通过A、B,然后又返回到底端。设从A到B的时间为t1,加速度大小为a1,经过A的速率为v1,从B返回到A的时间为t2,加速度大小为a2,经过A的速率为v2,则正确的是()A.t1=t2,a1=a2,v1=v2B.t1a2,v1>v2,选项A、B错误;物块由A到B做加速度较大的减速运动,由B到A做加速度较小的加速运动,所以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丙所示,选项C错误D正确。【总结提升】处理动力学图像问题的三个“明确”(1)明确图像的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并且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明确其物理意义。(2)明确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如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注意图线中一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图线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等。(3)明确能从图像中获得哪些信息:把图像与具体的题意、情境结合,并结合斜率、特殊点等的物理意义,确定能从图像中反馈出来哪些有用信息(如v-t图线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等)并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3.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A.B.C.-(m+M)gD.+(m+M)g【解析】选A。整体法F-(M+m)g=(M+m)a,隔离法,对木块,2f-Mg=Ma,解得F=。4.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解析】选B。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静止状态,A错误;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向下,都处于失重状态,B正确;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选项C、D错误。5.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70kg,吊板的质量为10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当人以440N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N分别为()A.a=1.0m/s2,FN=260NB.a=1.0m/s2,FN=330NC.a=3.0m/s2,FN=110ND.a=3.0m/s2,FN=50N【解析】选B。取人和吊板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m人+m板)g=(m人+m板)a解得a=1.0m/s2,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N-m人g=m人a,解得FN=330N,故选项B正确。6.(2014·武汉模拟)如图甲所示,在风洞实验室里,一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均匀直细杆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质量m=1kg的小球穿在细杆上且静止于细杆底端O处,开启送风装置,有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F作用于小球上,在t1=2s时刻风停止。小球沿细杆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m/s2,sin37°=0.6,cos37°=0.8,忽略浮力。求:(1)小球在0~2s内的加速度a1和2~5s内的加速度a2。(2)小球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水平风力F的大小。【解析】(1)取沿细杆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图像可知:在0~2s内,a1==15m/s2(方向沿杆向上)在2~5s内,a2==-10m/s2(“-”表示方向沿杆向下)。(2)有风力F时的上升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cosθ-μ(mgcosθ+Fsinθ)-mgsinθ=ma1停风后的上升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cosθ-mgsinθ=ma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μ=0.5,F=50N。答案:(1)15m/s2,方向沿杆向上10m/s2,方向沿杆向下(2)0.55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