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XXX 部门编制 20XX 年 XX 月 XX 日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 中毒窒息1.2 事故易发生的区域 采空区、采掘工作面、盲巷中。1.3 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1.3.1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的发生无季节之分,任何时间只要超出限度范围,便会发生事故。1.3.2 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3.2.1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可燃烧,当含量在 13%~75%时,遇火能引起爆炸;一氧化碳极毒,当其含量达 0.4%时,人在短时间内就可中毒死亡。1.3.2.2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遇火后能燃烧及爆炸;硫化氢极毒,它能使血液中毒,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的粘液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1.3.2.3 二氧化硫( SO2):是一种无色、有强烈硫磺味及酸味的气体,同呼吸气管潮湿表皮接触能产生硫酸,刺激并麻痹上部呼吸气管的细胞组织,使肺及支气管发炎。1.3.2.4 二氧化氮(NO2):为红褐色,易溶于水,是剧毒气体,对人的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作用。1.3.2.5 沼气(CH4):沼气是煤矿常见的有害气体,化学名称叫甲烷,无色、无味、无臭、无毒;它比空气轻常聚集在巷道上方,当其在空气中含量高时可降低氧含量,引起窒息;它具备爆炸性,爆炸浓度一般为 5%~16%。1.3.2.6 氨气(NH4):是一种无色气体,有似氨水的剧臭;它极毒,能刺激皮肤和上呼吸道并能严重损伤眼睛。1.3.2.7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微毒、稍有酸味的气体,它不助燃,也不维持久的呼吸,它比空气重,常聚集在巷道的下方及通风不良的下山尽头;易溶于水,生成碳酸,对人的眼、鼻、喉的粘膜有刺激作用。1.3.3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1.3.4 影响矿井局部安全生产,甚至影响整个矿井安全生产。1.4 事故的发生前的征兆1.4.1 巷道内空气流动或风速低于 0.15m/s,巷道空气温度升高,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道壁“挂汗”,冬季塌陷区冒出蒸汽或冰雪融化。1.4.2 巷道出现煤焦油或松香油的气味。1.4.3 从自燃发火处流出的水或空气温度比通常温度高,CO2 气体浓度异常增大。1.4.4 巷道空气中或密闭内出现 CO 气体,并且现场人员有不舒适感、呼吸困难或急促,头疼、精神疲乏、推断意识减弱等1.5 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中毒窒息事故可能引发瓦斯爆炸事故2 应急工作职责2.1 成立事故应急自救小组 组长:基层单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