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复习资料(跃)复习题一1、什么是地质构造、构造地质学?2、地质构造的尺度划分。答:1、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或岩石圈的各部分岩石(岩层或岩体)———即各地质体的 形态特征、在几何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构造地质学是讨论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 的科学。2、1 巨型和大型地质构造 指成百上千公里的大规模的乃至全球性的地质构造,如板 块边界、深大断裂等。2.中、小尺度地质构造 指手标本——几十上百公里规模 的地质构造,如褶皱、断层、节理、面理、线理等。3.微型地质构造(显微构造) 指必须利用显微工具才能观察的微型地质构造。 复习题二1、如何利用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推断沉积岩层的顶、底面?2、理解几种主要软沉积物变形的形成机理。答:1、1 交错层理(顶截底切)。交错层理的斜纹层均呈弧形,斜纹层的顶部被截切,与层 系面呈高角度相交,下部常逐渐收敛、变缓,与底面小角度相交或相切。2 递变层理 (下粗上细)。从底到顶颗粒由粗逐渐变细,顶面与其上一层的底面是突变的,有明 显的界面。3 波痕(峰尖 ( 窄 ) 谷宽 ( 圆 ) ) 。波峰指向岩层的顶面,波谷的圆弧则凹向 底面。4 泥裂。在剖面上一般呈“V”型(有时切穿层面也可呈“U”型)裂口其“V” 型的开口指向岩层的顶面。5 雨痕和冰雹痕(边缘凸起向上)。岩层的顶面有凹坑, 上覆岩层底面形成瘤状突起的印模。 6 冲刷面(碎屑位于岩层底部)。7.底面印模 (凹坑位于岩层顶面,印模位于岩层底面)。8 古生物的埋藏标志。2、1 压模与火焰状构造。压模是当砂层沉积处在塑性状态的泥质层之上时由于超负载 或差异负载作用使沉积物发生垂向流动而成。 火焰状构造是塑性状态的泥质沉积物 挤入负载瘤状突起之间形成的。2 球状和枕状构造。球状和枕状构造是由于地震、 水体扰动和局部负重使砂层破裂、下沉而形成的。3 滑塌构造与卷曲层理。滑塌构 造是指松散沉积物在未固结成岩之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滑塌(或滑动) 而形成滑塌褶皱、滑塌断层及滑塌角砾岩等一系列构造及其伴生产物的现象。卷曲 层理是具有强烈卷曲或复杂褶皱的变形纹层。有的是由于未固结沉积物发生差异液 化、侧向流动而成;有的则是因水流的拖曳作用引起层理变形所致。4 砂岩墙和砂 岩床。砂岩墙和砂岩床的成因相当复杂,但主要是未固结碎屑物质液化后贯入到裂 隙中形成的。5 碟状构造。它们的形成与沉积物中的水分向上流动有关。复习题三1、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