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开裂防治措施一、设计技术措施(1)楼板厚度不宜小于 1mm ;当埋设线管较密、或 线管交叉时,板厚不宜小于 120mm 。建筑外转角处的室内 角部板块和井式楼盖的角部板块,其板厚不宜小于 120mm(见图 1a、图 1b )。建筑物平面刚度突变处的楼板宜适当加 厚。(2)挑出阳台宜用梁式结构;当挑出长度 L>1.5m 时, 应采纳梁式结构;当 1・0m 1.5bh/10,钢 筋间距不宜大于 2mm ,直径不宜小于 6mm 。(5)阳台悬挑板长度 1.0m 120As>3bh/10As>3bh/10i,Ls>3bh/10(用于双向板)图 1ah 》 120 (用于单向板)图 1b(7)在建筑平面刚度或宽度)突变处,板底板面通长钢 筋配筋量 As >3bh/10。(8)室外悬臂板跨度 L>4mm 、长度大于 3m 时, 应按图 2 所示配抗裂钢筋。L 》 4 图 2(9)屋面板、露台板、厨房厕所板以及<2m 的多跨连 续单向板均宜设置通长面筋。(10 )梁腹板高度 hw >450mm 时,应在梁两侧面设置 腰筋,每侧腰筋配筋率 As >bhw/10,间距不大于 2mm,如图 3 所示。(11 )悬吊于梁下的外墙混凝土装饰板,不论整浇或后 浇,均应设置足够的抗裂纵筋,限制裂缝宽度,如图 4 所示。梁|J 每侧 As>bhw/10 /♦・0抗裂纵筋间距不大于 2・$悬吊板 . 图 3 图 4二、施工技术措施(1 )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较其两侧构件提高一 个等级。(2)后浇带施工后,保湿养护不宜少于 14d。(3 )对于易出现裂缝部位的楼板,应实行以下附加处理 措施:在混凝土初凝前,应采纳平板振动器进行二次振捣;在 终凝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压;掺加粉煤灰、缓凝剂的混凝 土应增加养护时间。(4)严格控制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及钢筋间距。 现浇混凝土浇筑时应铺设架空通道,保证钢筋不移位不变形。(5)混凝土结构的屋面应设置保温层和隔热层。(6)直接暴露在室外空气中的阳台、雨罩、檐板等构 件或配件应减小伸缩缝间距,宜设置保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