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横断面设计超高设计

横断面设计超高设计_第1页
1/7
横断面设计超高设计_第2页
2/7
横断面设计超高设计_第3页
3/7
一、路拱及路肩、路侧带得横坡度 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得拱形,称为路拱。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路拱坡度所产生得水平分力增加了行车得不平稳,同时也给乘客以不舒适得感觉。当车辆在潮湿或有水得路面上制动时,还会增加侧向滑移得危险。规定值见表 5-7。 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由于路面较宽,迅速排除路面降水尤为重要,在降雨强度较大得地区,路拱坡度可适当增大。 分离式路基,每侧行车道可设置双向路拱,这样对排除路面积水有利。在降水量不大得地区也可采纳单向横坡,并向路基外侧倾斜。 路拱得形式有抛物线形、直线接抛物线形、折线形等。 土路肩得排水性远低于路面,其横坡度较路面宜增大 1、0~2、0% 。硬路肩视具体情况可与路面同一横坡,也可稍大。 人行道横坡宜采纳单面坡,坡度为 1%~2% 。路缘带横坡与路面相同。 二、曲线超高(一)超高及其作用 为了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行驶时所产生得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得单向横坡得形式,这就就是曲线上得超高。 合理得设置超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行驶得稳定性与舒适性。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离心力就是常数;在回旋线上行驶,其离心力就是变化得。因此,超高横坡度在原曲线上应就是与圆曲线半径相适应得全超高,在缓与曲线上就是逐渐变化得超高。 这段从直线上得双向横坡渐变到圆曲线上得单向横坡得路段,称作超高缓与段或超高过渡段。(二)超高率得计算1、最大超高与最小超高对最大超高与最小超高得规定见表 3-1 与 3-2。2、计算公式(1) ,由此计算得到超高,但就是横向力系数 μ 不易确定。(2)取 μ=0,,ih>ih(max)后,离心力由 f 承担,V 取设计速度。(3)将(2)中得速度 V 取实际速度。(4)以曲线得形式变化,在最大超高处,μ=0 时得半径见图 5-16(张雨化版),令 1/R=1/RA、ih=ih(max),所对应得点为 B;令 1/R=1/Rmin、ih=ih(max),所对应得点为 D。将 OB 得中点 A 与 BD 得中点 C 相连接,然后分别在 OAE 与 ECD 两个转折处作与直线相切得两条二次抛物线,取抛物线上得纵坐标为各种 R 得设计超高值 ih。(三)超高得过渡 1、无中间带道路得超高过渡无中间带得道路行车带,在直线路段得横断面均以中线为脊向两侧倾斜得路拱。当超高横坡等于路拱坡度时,行车道外侧绕中线旋转,直至与内侧横坡相等,如图5-19 所示。当超高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采纳以下三种过渡方式: (1)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横断面设计超高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