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形成得力学条件及成因分析 [摘要]滑坡就是在山区地域范围内一种较为常见得自然灾害,常伴随重大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事故得发生。本文对滑坡得形成条件进行了推理剖析,并对其成因做了较为全面得剖析,仅供同业参考。 [关键词]滑坡 形成条件 力学模式 成因 [中图分类号] P 64 2、2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 0 00-40 5X(2025)-6-2 7 8-2 0 前言 我国就是世界上滑坡、泥石流灾害较为严重得国家之一。从我国地形结构可以瞧出,山区陡坡面积占总面积得2/3 强,这种地形与地貌特征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提供了前提条件,再加上近年来台风、暴雨、地震等强对流天气频发,使得滑坡、泥石流活动更为频繁。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整治滑坡方面做了大量调查讨论工作,试图从讨论数表、力学曲线、经验公式等各方面进行深化讨论,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滑坡体形成条件与形成因素,为人类造福。 1 滑坡得形成条件 滑坡得发生就是斜坡岩(土)体平衡条件遭到破坏得结果。由于斜坡岩(土)体得特性不同,滑动面得形状有各种形式,基本得为平面形与圆柱状两种。二者表现虽有不同,但平衡关系得基本原理还就是一致得。 (1)当滑动面沿 AB 滑动时得力系如图 1 所示。其平衡条件为 E=KGsi n α-Gcosαtgψ-cL。 式中:G―滑体总重量,K N/m;α―滑面与水平面间得夹角,。;L―滑面长度,m;c―滑面上得单位粘聚力,Kp a;ψ―滑体得内摩擦角,。;K―安全系数;E―滑体下滑力,KN/m。 很显然,若 E>0,斜坡平衡条件将遭破坏而形成滑坡;若 E≤0,则滑坡处于稳定或极限平衡状态。 (2)当滑动面沿圆柱面滑动时得力系如图 2 所示。图中 AB 为假定得滑动圆弧面,其相应得滑动中心为O点,R为滑弧半径。过滑动圆心 O 作一垂线 OO’,将滑动体分成两部分,O O’右侧部分为“下滑部分”,具有向下滑动得趋势; O O’左侧为“阻滑部分”,起着阻止滑动得作用。平衡条件为 E=K∑G 1i si n αi―tgψ(∑G1ic o sα i +∑G2 j c o sαj)―c(∑Li+∑Lj)― G2jsinα j s。 式中:G1i―滑体下滑部分第 i 个条块得重量,KN/m;G1j―滑体阻滑部分第j个条块得重量,KN/m;αi―滑体下滑部分第 i 个条块所在圆弧段中心点得半径线与通过圆心得竖线之间得夹角,。;αj―滑体阻滑部分第j个条块所在圆弧段中心点得半径线与通过圆心得竖线之间得夹角,。;c―滑面上得单位粘聚力,Kpa;ψ―滑体得内摩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