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定义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主要制造三种价值:时间价值 空间(场所)价值 加工附加价值1.时间价值 “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制造的价值,称作“时间价值”。 时间价值主要通过物流的仓储功能来实现。物流制造时间价值有以下三种形式: 1)缩短时间制造价值 2)弥补时间差制造价值 3)延长时间差制造价值2.空间(场所)价值 “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异。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这一场所的差别,制造的价值被称作“空间(场所)价值”。 空间(场所)价值主要通过物流的运输和配送功能来实现。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空间(场所)价值”。有以下 3 种具体形式: 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制造价值 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制造价值 3)从甲生产地流入乙需求地制造场所价值3.加工附加价值 加工附加价值主要通过物流的流通加工功能来实现。 现代物流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补充性的加工活动,这种加工活动不是制造商品的主要实体,而是带有完善、补充、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有以下三种形式: 1)不改变物品的外观形状,通过计量、分拣等作业活动,实现物品的增值。 2)不改变物品的外观形状,通过包装、拴标签等作业活动,实现物品的增值。 3)通过分割、组装等活动,改变物品的形状,实现增值。物流的七个功能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1、按物流系统涉及的领域分为如下两类: 宏观物流:又称社会物流,亦称为“大物流”。是指全社会范围内,各企业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物流活动的总称。是指社会再生产各个过程之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实物流通。 微观物流:又称企业物流,亦称为“小物流”。它是指发生在本企业范围内部的物流。包括生产企业物流和流通企业物流两大类。“黑大陆”学说是著名的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 1962 年在《财宝》杂志发表的《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提出来的。他说:物流是经济领域中人们尚未认识和了解的黑暗大陆,是有待探究的新大陆。“冰山”学说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讨论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