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网络测量课程实验报告实验二 端口转发延迟测试 第 3 班 第 5 组2025 年 09 月 16 日姓名学号任务分工贡献度签名张瀚文17010170055 以太网端口转发测试实验与记录25%徐杰涛17019370045IPv4 端口转发测试实验与记录25%王世轩17010170040IPv4 端口转发测试实验与记录25%张昊辉17010170056 以太网端口转发测试实验与记录25%指导老师评语: 指导老师: 年 月 日实验报告内容基本要求及参考格式一、实验目的二、实验所用仪器(或实验环境)三、实验基本原理及步骤(或方案设计及理论计算)四、实验数据记录(或仿真及软件设计)五、实验结果分析及回答问题(或测试环境及测试结果)成 绩一、 实验目的测试不同端口以及不同参数下,对于时延的影响。二、实验所用仪器Renix3.1.4, 华为的三层交换机, 网络测试仪三、实验基本原理及步骤1.延迟定义:对于存储和转发设备:时间间隔从输入帧的最后一位到达输入端口开始,到在输出端口上看到输出帧的第一位为止结束。2.如何测量时延:采纳时间戳的方法,在数据帧的头部或者尾部添加时间戳,然后通过两个时间戳之差得出时延或者数据帧的长度。本次实验的数据帧采纳的是 RFC2544 格式,分别在以太网和 IPV4 端口下测试时延。根据要求,我们设定每次数据发送时间为 30 秒,然后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测试不同数据帧长度,不同数据流发送速率,以及时间戳头尾位置对于延迟的影响。四、实验数据记录一 以太网端口下的时延测量:(1) 在固定数据发送速率为百分之百和发尾收头时间戳情况下测得的数据:64byte: 128byte:256byte: 512byte:1024byte: 1280byte:1518byte: 配置列表如下所示(只改变帧长)(2) 固定帧长为 512byte,只改变发送速率速率为 20.0%:速率为 40.0%:速率为 60.0%:速率为 80.0%:配置列表如下所示:(3) 保持数据帧长和发送速率不变,只改变时间戳位置时间戳均在头部: 时间戳均在尾部: 时间戳在发尾收头: 时间戳在发头收尾: 二 IPV4 端口下的时延测量:(1)固定数据发送速率,只改变数据帧长度:64byte: 128byte: 256byte: 512byte: 1024byte: 1280byte: 1518byte:(2) 固定帧长为 512byte,只改变发送速率发送速率为 20.0%: 发送速率为 40.0%: 发送速率为 60.0%: 发送速率为 80.0%: (3) 保持数据帧长和发送速率不变,只改变时间戳位置发头收头: 发头收尾: 发尾收头: 发尾收尾: 五、实验结果分析及回答问题1.端口转发延迟的大小与测试数据包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