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井底车场的平面布置与坡度设计4.1 井底车场平面布置与坡度设计的基本要求线路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1)井底车场线路主要由主井空、重车线,副井进、出车线和回车线组成。由于各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列车编组和煤种数量不同,其各线路的数目和有效长度亦不相同。(2)井底车场线路布置在满足通过能力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主、副井系统各配套硐室的功能特点,协调布置与其相关的辅助线路,并应做到线路顺畅、紧凑合理。(3)为保证运行安全,应尽量避开机车在曲线巷道顶车,各种推车机均需布置在直线段上。(4)井底车场的工程量要小。根据生产进展,也可分期扩建,并注意缩短回车线。(5)尽量减少道岔和交岔点。(6)线路布置要有利于通风,线路上尽量不设风门,尤其是立井井底车场的副井空、重车线上应禁设风门。(7)底纵卸式、底侧卸式矿车的井底车场设计时,要注意列车的装载与卸载方向的一致,即注意调头问题。井底车场线路坡度设计要求(1)井底车场线路坡度应根据车场形式、使用车辆类型、车辆运行阻力及运行条件、各线路对矿车滑行速度的限制要求、线路上所采纳的调车或操车设备等因素计算确定。亦可根据生产矿井井底车场坡度的经验数据以类比方法选取。由于矿车的新旧程度、维护质量,线路铺设质员、维护状况以及各种自然因素对矿车运行的基本阻力系数有较大影响,所以设计坡度在试少产过程中仍需调整。(2)线路内车辆的运行尽量利用自动滑行,以减少机械设备。(3)底卸式矿车卸载站和推车机翻车机硐室联合布置且进车方向相同时稍高于卸载站轨面,以便布置两股空车线的合股道岔。(4)排水沟的坡度尽量与车场巷道坡度一致,水仓入一般设在空车线侧车场高程最低点处,确定水仓入时。应尽量靠近水泵房,并注意能使水仓装满水。(5)采纳固定式矿车运输时:①主井重车线阻车器前装有推车机时,其坡度府小于重车运行阻力系数。若采纳甩车调车进入井底车场时,在阻车器前 20 30 m 处设乎平或 3%。下坡,以防止损坏阻车器和矿车。阻车器前不设推车机时,其坡度要稍大于重车运行阻力系数。阻车器至翻车机间的坡度,摘钩翻车有推车机时设平坡,不设推车机时设自动滑行坡;不摘钩翻车有推车机时靠近翻车机部分设平坡。② 主井空车线一般采纳三段坡度。第一段,翻车机出后 15 25 «1 采纳加速坡,使矿车得到足够的能量滑行到停车点,但要注意避开后车撞前车,引起脱轨。第二段,设置等速坡。第三段,机车挂钩点前 20 - 2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