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脾胃病科中医优势病种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方案

脾胃病科中医优势病种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方案_第1页
1/2
脾胃病科中医优势病种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方案_第2页
2/2
脾胃病科中医优势病种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方案一、概述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临床工作中大多数(80% 9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20% 50%)、胃十二指肠糜烂(8% 15%)、糜烂性食管炎(5% 15%)、贲门黏膜撕裂(8% 15%)、动静脉畸形/移植动静脉内痿(GAVE) (5%),其他原因有 Dieulafoy 病变、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等。上消化道出血属中医“血证”范畴,其证候可有“吐血”和“便血”。中医病名:吐血病、便血病;西医病名:上消化道出血。二、诊断【西医诊断】诊断:①呕吐咖啡样物或鲜血,解柏油样黑便;②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头晕、眼花、出冷汗、心、悸气促昏厥等;③实验室证据:呕吐物或粪便潜血强阳性,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④消化内镜。(需排除下消化道出血)。【中医辨证分型】1.热盛迫血证:多发生在血证的初期,大多起病较急,出血的同时,伴有发热,烦躁,渴欲饮,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弦数或滑数等症。2.阴虚火旺证:一般起病较缓,或由热盛迫血证迁延转化而成。表现为反复出血,伴有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症。3. 气虚不摄证:多见于病程较长,久病不愈的出血患者。表现为起病较缓,反复出血,伴有神情倦怠,心悸,气短懒言,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脉弱等症。三、治疗方法1. 西医治疗原则(1) 抑酸药物;(2) 止凝血治疗;(3)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4 )急诊内镜检查和治疗。2. 中医中药辨证诊治(1) 热盛迫血证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泻心汤由黄苓、黄连、大黄组成,具有苦寒泻火的作用。《血证论吐血》说:方名泻心,实则泻胃。”十灰散凉血止血,兼能化瘀。其中大蓟、小蓟、侧柏叶、茜草根、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棕榈炭收敛止血,丹皮、栀子清热凉血,大黄通腑泻热,且大蓟、小蓟、茜草根、大黄、丹皮等药均兼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故全方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优点。胃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者,可加代赭石、竹茹、旋覆花和胃降逆;热伤胃阴而表现渴、舌红而干、脉象细数者,加麦冬、石斛、天花粉养胃生津。(2) 阴虚火旺证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药:知柏地黄丸。方中以地黄丸滋补肾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脾胃病科中医优势病种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