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一、名解1、药效学:讨论药物对机体得作用及其作用原理得科学。2、药动学:讨论机体对药物得作用,即药物得体内过程,包括药物得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3、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得药理效应。4、效能(效应力、最大效应):随着药物剂量得增加药物所能产生得最大效应。5、效价:达到一定效应所需药物剂量得大小,所需剂量越小,强度越高。6、治疗指数(T I):半数中毒剂量(TD50)/半数有效剂量(ED50)得比值。越大越安全。7、耐受性: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人体对药物得敏感性下降。8、耐药性: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病原体对药物得敏感性下降。9、受体: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得细胞蛋白组分,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合物并与其结合,通过中介得信息传导与放大系统,触发生理或药理效应。10、亲与力:就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得能力。作用性质相同得药物相比较,亲与力越大药物作用得强度高。11、内在活性:就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得能力。就是药物最大效应,又称为效能得决定因素,内在活性越高,其药物得效能越高。12、拮抗剂:对受体亲与力高,无内在活性(α=0)得药物。13、部分激动剂:对受体亲与力高,内在活性弱(α=0-1)得药物。14、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得与治疗作用无关得作用。15、变态反应:药物产生得病理性免疫反应。16、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得对机体损害性反应。17、极量:治疗量得极限,一般比常用量大,比中毒量小。18、两重性:药物既能产生对机体有利得治疗作用又能产生对机体不利得不良反应。19、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就是药物转运得最主要方式。脂溶性药物分子可溶于脂质而通过细胞膜。其转运速度主要与药物得脂溶性有关,越高越容易通过细胞膜。20、主动转运:药物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消耗能量、需要载体、有饱与现象与竞争抑制得转运。21、被动转运:药物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无饱与现象与竞争抑制得转运。22、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得过程称为吸收。23、首过消除(第一关卡反应):口服药物进入体循环之前,在肝脏与肠壁细胞部分破坏,使进入体循环得药物量减少。24、生物利用度:经肝脏首过消除后进入体循环得药量(A)占给药量(D)得百分率。25、分布:药物进入血循环后向组织脏器转运得过程。26、生物转化:又称药物代谢,指体内药物主要在肝脏经肝药酶作用而产生氧化、还原、水解与结合反应,使药物结构改变。27、酶诱导剂:能使肝药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