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繁育品种劣变的原因及防止第一节、蔬菜品种劣变的原因一、品种劣变的表现和危害在蔬菜良繁过程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发生品种劣变现象,即品种由于遗传纯度降低而导致种性发生不符合人们要求的变化。其后果是减少新品种利用年限,缩短品种寿命。品种劣变主要表现在品种发生混杂和退化两方面:混杂:指品种纯度降低,即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的个体在一批种子长成的植株群体中所占百分率降低。纯度降低,则长势不整齐,管理不便,导致产量低、质量差。混杂越严重,损失越大。退化:指(1)经济性状变劣;如大白菜包心不紧,圆葱未熟抽薹。(2)抗逆性降低;对不良环境和病虫害抵抗力下降。(3)生活力衰退。品种劣变对种子繁育者、种子使用者均会造成损失。二、品种劣变的原因品种劣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完善的良种繁育制度,没有仔细实行防止混杂退化的措 施 , 对 已 发 生 混 杂 退 化 的 品 种 又 未 及 时 进 行 处 理 , 也 就 是 说 , 既 缺乏“防”又“治”的不及时、不得力。品种劣变很复杂,从技术上讲包括以下六方面:1、生物学混杂:即自然杂交引起的混杂。原因:繁种过程中,未将不同品种、变种、亚种进行适当隔离而发生自然杂交(串花)造成的,以异花授粉作物最普遍,十字花科蔬菜最严重。危害:危害不可逆转。亚种〉变种〉品种种内易发生,有时发生在同属的不同种间,如白菜和芥菜,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影响因素:(1)蔬菜种类(亲缘关系、授粉方式);(2)传粉昆虫种类和数量;(3)采种田面积;(4)气候条件;(5)隔离距离;(6)田间障碍物。黄瓜自然杂交率比较表2、机械混杂:一个品种内混入了其它品种或种类的种子。特点:就某一品种来说是混杂的,但就某一单株来说还是纯的。混杂途径:从种子播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均可发生机械混杂。A、种子收获过程,如种子收获、后熟、脱粒、晒干、装袋、贮藏等;B、发生在不合理轮作及田间管理;C、种株生长阶段各项农艺操作;D、人为因素混杂种类:一是品种间混杂(种内混杂);二是种间混杂。3、不重视选择或选择不当:在繁种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选择,淘汰不典型单株,保持群体整齐一致,否则后代会出现不利变化。原因:(1)品种变异:品种一致的相对性;少量串花引起的基因重组;自然突变。(2)某些性状是人工选择的产物,“返祖现象”。(3)某些品种特有性状,如不定向选择会消逝,如扁椒。4、留种株数过少和连续近亲繁殖:异花授粉作物在一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