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学生进行测量】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长短。图中的两根小棒哪个较长?先看看,再用尺子量一量。我们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先目测再进行实际测量,知道人们的感觉年级八年级 授课时间课题 第 1 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如何规范地测量长度和时间。2. 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2. 能通过日常现象、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教材分析按照《课标》的要求,本节应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使学生懂得人的直觉有时不可靠,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来测量。本节的重点是长度的测量。测量时,应引导学生先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然后正确使用工具测量。通过对 1cm、1mm 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国际单位制,并会估测长度。学情分析刚开始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必要性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小学阶段学习过使用刻度尺,一是规范性不强,二是没有强调估读,这里要强调使用的规范性并正确读数。教学重点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难点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停表的读数。教学器材直尺、皮卷尺、折尺、游标卡尺、千分尺、三角尺、硬币、细金属丝(长度约 20cm)、机械停表、手表等。ppt、包含视频资料:《长度的单位》、《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停表的使用与读数》、《误差》等。 【教师总结】我们的视觉并不可靠,为了正确的认识周围的世界,准确的把握事物的特点,人们发明了许多仪器和工具。这些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测量。在众多的测量中,最基本的测量,就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并不可靠。学习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1. 长度测量的历史【结合图片进行讲解】① “腕尺”:古埃及人用“腕尺”作为长度单位,但腕尺的标准常常是不一样的。②“步”:中国的唐太宗李世民以他的左右脚各走一步来订为长度单位,称为“步”。③“呎”:英国人把麦穗中较大的 36 粒麦粒,头尾相接地排列起来,定为 1 呎的长度。2. 国际单位制(1)物理量:长度、时间等可定性或定量描述的属性称为物理量。(2)单位:测量物理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