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年级八年级授课时间课题5.2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2. 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3.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4. 通过了解生活中多种多样的透镜,培养乐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材分析这一节介绍生活中常用的透镜,使学生对透镜及其成像特点形成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准备。课前可给学生安排任务,通过查找资料,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应用有初步的认识。课上通过组织学生制作水放大镜、制作模型照相机等活动,让他们体验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这三种光学仪器的成像特点,为介绍实像、虚像的概念创造条件。实像与虚像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分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但是不要过多讲解,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逐步掌握。学情分析学生们对身边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有初步的了解,但对透镜成像的认识,大部分限于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了解并不多或不完整,这需要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总结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教学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教学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教学器材实物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放大镜,模型照相机材料(两个直径相近的圆纸筒,一个焦距 10cm 的凸透镜、半透明薄膜、胶带)等。多媒体 ppt,包含视频《自制照相机模型》、《投影仪工作原理》、《放大镜》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播放图片,提问引入课题】(1)晶莹的露珠是大自然创造的“透镜”。观察生活中用到透镜的地方,想一想:这些透镜所成的像各有什么特点?(2)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眼镜、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你知道它们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吗?它们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吗?观看透镜或图片,思考问题,进入情景。学习新课 一、照相机1.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及作用【播放照相机图片,讲解】照相机结构示意图。主要构造有:镜头、快门、光圈、调焦环、胶片等。(1)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