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电子的发现3.2.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学习目标核心提炼1.知道阴极射线是由电子组成的,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2.知道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电荷只能是 e 的整数倍。3.了解 α 粒子散射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4.知道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5.知道原子和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原子核的电荷数。1 个过程——电子的发现过程1 个实验现象——α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2 个原子模型——汤姆孙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一、阴极射线1.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真空玻璃管中 K 是金属板制成的阴极,A 是金属环制成的阳极;把它们分别连在感应圈的负极和正极上。图 12.实验现象:玻璃壁上出现淡淡的荧光及管中物体在玻璃壁上的影。3.阴极射线:荧光是由于玻璃受到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的,这种射线被命名为阴极射线。思考判断(1)玻璃壁上出现的淡淡荧光就是阴极射线。( )(2)玻璃壁上出现的影是玻璃受到阴极射线的撞击而产生的。( )(3)阴极射线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答案 (1)× (2)× (3)√二、电子的发现1.汤姆孙的探究(1)让阴极射线分别通过电场和磁场,根据偏转情况,证明它是 B(A.带正电 B.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它的比荷。(2)换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所得比荷的数值都相同。证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3)进一步研究新现象,不论是由于正离子的轰击,紫外光的照射,金属受热还是放射性物质的自发辐射,都能发射同样的带电粒子——电子。由此可见,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量子化的物质单元。2.密立根“油滴实验”(1)精确测定电子电荷。(2)电荷是量子化的。3.电子的有关常量思考判断(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 )(2)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是电子。( )(3)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电荷量可以取任意数值。( )答案 (1)× (2)√ (3)×三、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汤姆孙于 1898 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在球中。图 2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小圆点代表正电荷,大圆点代表电子。汤姆孙的原子模型被称为西瓜模型或枣糕模型,该模型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但后来被 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思考判断汤姆孙的枣糕式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 ( )答案 √四、α 粒子散射实验1.α 粒子α 粒子是从放射性物质中发射出来的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