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讲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学生用书 P74]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三圈环流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2)六个风带(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与季风环流1.1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 M 是蒙古—西伯利亚 ( 亚洲 ) 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2.7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1气压中心 N 是印度 ( 亚洲 ) 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3.季风环流1 月7 月东亚季风A 西北风C 东南风南亚季风B 东北风D 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微点 1 大气环流并非单指三圈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现象,除了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外,还包括季风环流。如在设问中出现“从大气环流角度考虑”时,要注意全面考虑。微点 2 气压带形成的两种类型(1)热力型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① 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② 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2)动力型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① 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② 副极地低气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微点 3 “<”号法识记风带的分布全球风带可以利用“<”巧记,即风向右偏为北半球,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下图所示:如下图甲为北半球,丙为南半球,乙为赤道。进一步根据高压气流向外(如甲、丙),低压气流向内(如乙),判断气压带的名称。微点 4 (1)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印度低压属于热力型气压。2(2)陆地上为高压,说明为冬季;陆地上为低压,说明为夏季。微点 5 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原因亚洲东部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海陆气压差异最明显。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学生用书 P75](2018·高考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 年 2 月 7 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回答 1~2 题。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