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灾害与人类 第20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学案 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灾害与人类 第20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学案 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1页
1/14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灾害与人类 第20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学案 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2页
2/14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灾害与人类 第20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学案 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_第3页
3/14
第 20 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一、自然灾害概况1.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2.二、洪水与洪灾1.含义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直接损失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间接损失造成供水、电力、交通等的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等三、洪灾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历时长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流域状况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大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高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低续 表自然因素水系状况支流多少支流多,特别是扇形水系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道曲直河道弯曲河谷坡度纵向坡度小入海口宽窄入海口狭窄人为因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的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高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1四、洪灾的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等。2.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微点 1 根据洪灾的定义,洪灾的形成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短时间大量“来水”;二是无足够空间“容水”;三是无法及时“去水”。其中“来水”多少与自然因素有关,而“容水”“去水”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微点 2 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思路(1)来水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塞;占用河道。(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微点 3 案例分析:淮河、黄河的洪灾治理(1)淮河的治理上游建水库和蓄水工程;中游利用湖泊、洼地蓄洪,加固干流的堤防;下游开辟入海河道,分流排泄洪水。(2)黄河的治理上游兴建水利枢纽蓄积洪水,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下游加固黄河大堤。2 洪灾成因及防治措施(高考全国卷Ⅲ)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 5 区。下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 145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选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灾害与人类 第20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学案 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