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选考)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第11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案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

(选考)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第11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案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1页
1/20
(选考)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第11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案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2页
2/20
(选考)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第11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案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3页
3/20
第 11 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历史条件(1)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2)经济基础: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3)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2.标志: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3.内容(1)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2)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3)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4)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4.意义(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工业体系制度下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做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英)卡尔·波普尔核心论点:史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1.背景(1)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镇压人民。12.过程:1871 年 3 月 18 日,工人群众发动起义,接管临时政府的政权。3.性质:是新型的工人政权。4.措施(1)政治: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2)经济:恢复工厂生产,组织合作社,改善劳动条件等。(3)教育: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等。5.结果:1871 年 5 月 28 日,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下失败。6.意义:公社的原则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核心论点:欧洲当时资本主义发展还不能达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1.背景(1)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到 20 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2)直接原因:一战使沙皇俄国的落后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选考)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第11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案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