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立意——万绿丛中一点红阅卷老师是如何就立意打分的虽然在高考作文等级评分体系中并没有“立意”这个说法,立意问题更多地看审题是否切题,中心是否突出。但是,它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在暗中操纵着阅卷老师的评分尺度。阅卷老师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入手评立意分的:1.从文章中心的确立看立意是否正确、集中(1)看文章中心是否突出。当阅卷老师看到你的文章时,能感觉到你的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而这个中心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形成了自己的写作中心,并能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帅所有的材料;同时,文章中表达的见解、看法鞭辟入里,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情感鲜明、态度坚决,那你的文章的立意就有可能进入一类卷了。(2)看文章中心理解是否准确、深刻,有无思想。文如其人,人的伟大在于思想。所谓平庸的作文,即指内容空洞、毫无思想的作文。一篇文章有了思想,就有了血肉生命,有了“精气神”。这个思想就是看你对文题有无自己独到的理解、分析。2.从立意的常见误区看立意是否正确、集中立意的常见误区有:(1)偏离题意。(2)认知、情感有偏差。如 2010 年山东卷作文,若在作文中大谈特谈生活中的阴暗面,社会上的种种不公正现象,固然扣住了“阴影”,但别忘了材料中的辩证关系,还有“光明”。这不仅是偏题问题,恐怕还有认知问题。只看到“阴影”,看不到“光明”的主流。(3)立意散乱,多头绪多中心,缺少集中意识、重点意识。(4)立意陈旧、一般,缺少新意和深刻。这些误区常常是作文立意中的“雷区”,轻易不能碰。这也是给我们的警示。现场佳作敢于担当,迈向成功2012 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先生的话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首先要敢于担当,并且要不畏艰难,按道理做事,终会有一奋骥足的成功之日。康德说:“既然我已经站在了这条路上,那么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我走下去。”人生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如果我们已经选择了前进的方向,那么,就要勇敢担当起重任,不在失败和困难时畏葸不前,集中精力,成功之日总会到来。敢于担当则明,心死放弃则暗,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畅游历史之中,徜徉伟人之间,你会为他们在困难中敢于担当的身影所感动。当我们还停留在困难面前,不敢向成功进发时,不妨去看看巴金老人和索尔仁尼琴吧,这两人,代表了两个国家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巴金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