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 智能排课系统产品规格说明书编辑导语:传统的人工排课,工作量大、容易错排漏排,中途修改课表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每到学期初排课时间段,排课老师更是苦不堪言;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发挥校内老师资源优势成为了排课老师的一大挑战。本文作者以教务工作中最常见的排课场景为例,分析“智能匹配”在教务管理场景中的应用。 一、 产品总体方案设计1. 业务场景分析 排课工作是执行教学计划、实现培训学校培育目标的重要一环,是教育培训学校教学教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而又非常重要的一项。 课表的安排需要考虑许多约束性条件,而使用智能排课系统,能让机构的排课工作简单化、高效化。 课表的安排所面临的众多约束性条件,比如教学场地有限、老师多变、课程多样性、班级合班上课、同班级多专业分层上课等都是排课需要考虑的问题。 帮助教务老师合理有序安排老师、教室、学生资源,统筹时间和计划,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同时,系统提供多维度统计报表查看和分析,更好辅助教务管理需求,保障学院教务运转准确高效。2. 业务核心诉求和痛点需求 1)痛点需求: 手工排课时,信息的上通下达是极其麻烦的,而采纳计算机排课,教学中的信息可以一目了然; 对于优化学生的学习进程,评估每位老师对教学的贡献,领导合理决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必将会大大推动教学的良性循环。 2)业务核心诉求: 智能推断:根据老师的意向上课校区、上课科目、课程,及上一节课的上课校区地点,为已开班级但是还没有排课的班级,自动生成排课记录; 确认:确认将要排课的班级是否开班,由排课中心最终确认。 通知校区(校区主管与班主任)和上课老师。 3)调研对象: 3. 产品(技术)设计或调整关键内容 根据匹配优先级设定排课算法,系统推举上课老师、上课教室,生成排课记录。4. 产品运营推广的核心量化指标预排课表微调率小于 10%;教务排课时间缩短 80%以上;线下确认流程通过系统实现,提高排课信息确认效率。5. 产品选型和开发方案 产品交付期望时间:XXXX 产品选型和开发: 二、产品业务分析和设计1. 业务定义 2. 产品主体流程及相关说明 1)智能排课主体业务流程图: 2)流程说明,主要涉及三个步骤:基础信息配置;根据配置条件优先级进行筛选匹配,推举上课老师及上课老师,选择最优项,进行集体班排课;手动微调后,生成确定的 3 个维度的排课表(班级课表、老师课表、教室课表)。 3)底层业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