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 编程及应用技术》实训大纲(114 学时)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本课程以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作为前期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使用 PLC 解决实际控制问题的方法,并为后续的较复杂的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学习打下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对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框架,注重有用、够用的原则,对于较难理解和掌握的 PLC 内部结构、组成原理,不作详细讲解,以实际的 PLC 应用项目作为本课程讲解的主线,突出系统的构建、指令的运用、程序的设计和系统的安装、调试与优化,注重技能训练,着重培育学生应用 PLC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理论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各项目的学习和实施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三)课程设计思路精选 PLC 在工业生产和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应用实例作为理论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的主要内容。选用的项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详实。将 PLC 的常用指令分解到各个项目中去,在每一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的指令、编程方法、控制系统构建、硬件接线方法、系统调试运行和优化等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各个项目的学习、训练和具体操作,掌握典型 PLC 指令的功能、格式基本用法,了解和掌握 PLC 系统的结构、地址分配、程序设计以及每个应用项目的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理论学习的效率,而且便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 PLC 的基础知识,掌握 PLC 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能够应用 PLC 完成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及调试。培育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进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培育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二)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 PLC 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进展趋势和应用领域。(2)说 PLC 的主要性能指标、工作方式、安装布线的技术要求。(3)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