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 2025 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5)附答案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提倡“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对三者观点理解正确得是( )A、儒家遵循“天命观”ﻩB、旨在神化君权C、彼此存在继承关系ﻩD、都属唯心主义解析: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不同意讨论死亡和鬼神这种命题,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得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荀子认为天是客观存在得自然界,自然界有自己运行得规律,是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得,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统治天下,应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将天得道德性,与儒家得仁义相结合。故对三者理解正确得是儒家遵循“天命观”,故 A项正确。旨在神化君权与董仲舒主张相符,但与孔子、荀子主张不符,故排除 B项。三者得观点不存在继承关系,C项错误。荀子得天命观具有朴素得唯物主义色彩,故 D 项不正确。2、(2 01 9·唐山一模)唐朝后期夜市不断进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得繁荣景象。当时夜市得繁荣表明( )A、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B、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C、以工商业著称得市镇蓬勃兴起D、全国性得商业中心已经形成答案 A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唐朝后期夜市不断进展得繁荣景象,说明原有“市”得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得经济形势,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以工商业著称得市镇蓬勃兴起,故C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全国性得商业中心已经形成,故 D 项错误。3、1905 年 8 月,孙中山在东京富士见楼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了充满民族主义得演说。这次演说,唤醒了留学生得民族意识,激发了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得留学生焕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这说明( )A、东京成为辛亥革命得中心B、推翻清政府得时机成熟C、革命思想传播进一步深化D、孙中山得革命威望崇高答案 C解析 东京自始至终都没有成为辛亥革命得中心,故 A 项错误;1905 年,根据所学知识,此时推翻清政府得时机尚不成熟,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唤醒了留学生得民族意识,激发了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得留学生焕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可以看出革命思想传播进一步深化,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孙中山得革命威望是否崇高,故 D 项错误。4、苏格拉底毕其一生都在反对败坏道德得相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