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仪表精度等级的概念一.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别。真值:一个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它是一个理想的概念,一般是无法得到的。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 约定真值:一个接近真值的值,它与真值之差可忽略不计。实际测量中以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足够多次的测量值之平均值作为约定真值。相对真值:指当高一级标准器的误差仅为低一级的 1/3 以下时,可认为高一级的标准器或仪表示值为低一级的相对真值。 绝对误差的实质,是仪表读数与被测参数真实值之差。仪表的绝对误差只能是读数与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之差。 相对误差:仪表的绝对误差与真值的百分比。引用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量程的百分比。仪表精度等级 又称准确度级,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允许误差大小划分成的等级。引用误差的百分数分子作为等级标志。我国仪表精度等级有:0.005、0.02、0.05、0.1、0.2、0.35、0.4、0.5、1.0、1.5、2.5、4.0 等。级数越小,精度(准确度)就越高。二、电工仪表的精度等级 电工测量指示仪表在额定条件下使用时,其最大基本误差的百分数称为仪表精度等级 a 的百分数,即±a%=(ΔXm/Xm)×100%。其中,ΔXm 为最大绝对误差,Xm 为仪表的基本量程。国家标准规定,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精度等级分0.05、0.1、0.2、0.3、0.5、1.0、1.5、2.0、2.5、3.0、5.0 等十一级;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的精度等级分 0.05、0.1、0.2、0.3、0.5、1.0、1.5、2.0、2.5、3.5 等十级;频率表的精度等级分 0.05、0.1、0.15、0.2、0.3、0.5、1.0、1.5、2.0、2.5、5.0 等十一级。测量时,仪表全量程范围内的指示误差不得超过最大基本误差。三、对于仪表精度需说明的问题1.仪表的精度并非测量精度。仪表运用在满刻度偏转时,相对误差较小。2.要提高测量精度,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选用精度等级高的仪表;二是使仪表尽可能运用在满偏转状态。因此应合理选择仪表的量程。3.非线性刻度的仪表其示值相对误差不能用上述方式计算。例如,对于万用表电阻档,当指示值Rx=中心值=R0 时,测量误差最小。因此,为了减小误差,一般以指针在中心电阻值的 0.2~2.5倍之间为宜。仪器仪表精度等级的划分标准一、国家是用仪表的最大相对百分误差的绝对值作为准确度等级,其中:一级标准仪表的准确度是:0.005 0.02 0.05 二级标准仪表的准确度是:0.1 0.2 0.35 0.5 一般工业用仪表的准确度是:1. 1.5 2.5 4.0 相对百分误差=(北测参数的测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