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规划设计说明_物业经理人 体育馆规划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体育馆总用地约为 5502.60m2,建筑面积约为 5150.80m2,体育馆可容纳 624 名观众。建立内容包括:篮球馆、一个款待所和食堂。 二.设计依据 1、《体育建筑设计标准》JGJ31-2025 2、《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25)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2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25 5、平顶山市气象、地理条件和工程地质资料 三.设计指导思想 1.本体育馆定位为多功能型综合体育馆,既能满意不同竞赛要求,平常作为体育竞赛场地,也可作为会议、演出等活动的场所。 2.本工程工程设计中要积极采纳新技术、新材料,在满意功能和建筑造型的要求的状况下节约投资、缩短工期、削减能耗和节约资源。 3.建筑除了一个 624 座的主馆及其附属用房外,还包括一个款待所和食堂,各专业要留意解决好相应的技术难点。 四.设计构思 1、平面布局: 根据赛事流程科学合理布置各个功能区块,各功能区域联系便利又互不干扰。 体育馆一层中心为竞赛大厅,围绕其四周的附属房间为办公用房、休息室、乒乓球室以及其他附属用房。建筑一层西侧南北两边各设有一个出入口作为治理和运发动入口。主要观众入口则通过西边的大台阶直接到达二层的观众厅入口。不同功能分区的明确划分使得观众入口和后勤效劳入口不在同层设置,避开了人流的相互干扰。竖向楼梯将上下层空间联系起来,便于人员疏散和治理。 体育馆二层主要是观众入口大厅和休息空间,在看台下面的夹层空间设置效劳用房,充分利用建筑空间。 在体育馆北侧为款待所,南侧为食堂。从总体布局上采纳中心对称的设计手法,依靠体育馆自身的特点进展合理的功能布局,在保证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削减款待所和食堂对体育馆的影响。北侧款待所将主要使用房间靠北布置,将景观和朝向最大化处理,满意日照、采光和通风等需求。食堂布置于体育馆南侧,用餐大厅紧邻外侧主要道路,便于职工进展就餐,餐厅 2 层设置若干小型和大型包间,满意各种就餐人员需求。 2、竞赛大厅: 1)体育馆场地大小按篮球场地考虑,同时兼顾排球、乒乓球等小球类工程活动以及平常训练场地布置。 馆内还可满意小型的会议、演出要求。 2)观众席位 赛场主席台设贵宾席 24 个座位,看台一般观众固定座席 600 个,共计 624 个座席。 3、造型风格 1)体育建筑空间特点的表达 在形体构成上,突出了体育建筑内部空间界面需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