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历史:3.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素材(旧人教版)

高三历史:3.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素材(旧人教版)_第1页
1/6
高三历史:3.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素材(旧人教版)_第2页
2/6
高三历史:3.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素材(旧人教版)_第3页
3/6
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素材孙权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建安五年(200),继承其兄孙策事业,据有江东六郡。孙权具有一定的才略,而且善于团结各方力量,很快树立起威望。张昭、周瑜、鲁肃、陆逊等人都很信任他,对他“委心而服事焉”。208 年,他与刘备联合,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巩固了孙权在东南的统治。此后,他又夺取荆州,并在夷陵大败刘备。孙权统治的巩固,他对曹操、刘备的策略等,表明孙权具有相当杰出的政治才能,连曹操都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222 年,孙权称吴王,229 年,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州),他就是历史上的吴大帝,后来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孙权曾在吴国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加强对山越地区的管理,还派人进行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加强与夷洲(今台湾)等地的联系。他采取了一些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措施,但农民的负担也很沉重。孙权晚年,吴国朝臣在立嗣问题上斗争激烈。吴神凤元年(252)四月,孙权病死。谥大皇帝。年号有: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次子。公元 220 年,曹操死后,他袭位为魏王。他采纳尚书陈群的建议,建立“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在政治上的特权。这一选官制度后来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影响很大的政治制度。在得到士族支持后,这年十月,曹丕废汉献帝,建立了魏国,并把都城从许昌迁到洛阳,他就是魏文帝 (220—226 年在位)。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事业,并基本沿袭其父的国策,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百姓,有利于社会安定的措施。重视农桑,使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对蜀吴以防御为主。曹丕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诗作在形式上受民歌影响较大,语言通俗,描写也较细致,其代表作《燕歌行》是文人七言诗体中最早的优秀之作。他写的《典论·论文》是文学评论专著,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发展颇具影响。后人辑有《魏文帝集》。他死后,谥文皇帝,庙号世祖,葬首阳陵(今河南渑池),年号黄初。 后人对诸葛亮治蜀的评议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法度),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冤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三历史:3.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素材(旧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