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汉朝的外交与汉文化的影响。2.掌握两汉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及其状况。如;与朝鲜半岛的往来;与日本的交往;与越南的经济文化联系。3.准确掌握两条丝绸之路的路线。4.掌握中国政府通过丝绸之路与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盛况。5.掌握汉朝与安息、大秦的交往。德育目标1.秦汉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2.对外交往的过程,也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相互学习的过程。在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中,中国的文化向外辐射,同时,中国人民也吸取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明成果,发展了中华文明。3.在世界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各国之间联系较少,但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当时世界不同的几种文明。这在古代和中世纪史上,意义尤显重大。能力目标1.通过对两汉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安、息、大秦等国交往情况以及当时这些国家历史状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联想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归纳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2.通过对两汉时期中国与亚欧诸国的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教学重点1.两汉与朝鲜、日本的关系。2.丝绸之路。3.汉朝与大秦的往来。教学难点中外交流中的相互影响。教具准备l.投影仪和地图《丝绸之路路线图》。2.多媒体课件。3.有条件的话,可以准备“丝绸之路”介绍的视频片段。教学方法1.讲解法:对于重要的理性分析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应注意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和演绎思维的流畅性。2.图示教学法:用地图和投影仪演示丝绸之路的路线,了解所经历的国家和地用心 爱心 专心区;也可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3.讲读法: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投影所示历史资料或图片,进一步理解教材。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构思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两汉时期中国开始迈出了走向世界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在古代世界,人类形成了几个相对隔绝、独自发展的文明中心以及相应的文化圈,其中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在两汉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是汉朝对外交往比以前更活跃的基础。这时,中国对外往来更加频繁,活动的范围也更大了,而且在中外交往中,政府间的外交活动也更加频繁,这种使节往来又带动与促进了民间往来。而两汉时期,关于中国对外交往的活跃。既要看到汉朝在社会发展、经济文化发展诸方面处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