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五个策略(提纲)策略之一:强化三个意识策略之二:加强三个研究策略之三:把握三个关系策略之四:突出三个训练策略之五:狠抓三个规范策略之一 强化三个意识1.目标意识(1)考点目标。(2)知识目标。(3)能力目标。――关于考点目标:第一,备课依据考点。第二,课堂关照考点。第三,训练落实考点。第四,分析抓住考点。第五,评讲对应考点。第一,备课依据考点。一是围绕考点备课,选取相应课题材料。如考点“三、古诗文阅读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10 年全国 1 卷)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紧扣考点指导答题思路方法。12.(1)“是怎样描写的?”――技巧鉴赏。让学生审清二问关系:写什么――怎样写,让学生抓住意象词语及关键动词――蜂、雀、日、风、花、叶,绕、隐、争、归、见、飞。写素蝶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让学生归纳提炼答案:是通过素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环境渲染、景物衬托)(2)“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技巧鉴赏。让学生审清二问关系:含意――手法,让学生抓住注释、(1)题题干“咏物诗”及诗中关键词“幸”“欲”(物我齐一,希望――向往之情)体悟主旨,“托蝶寓己”,让学生提炼答案:托物言志。三是从考点出发,将问题类型化――咏物诗的技巧(表现手法)鉴赏。四是根据考点要求提炼答题思路方法。技巧鉴赏――第一步,抓住诗歌内容(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第二步注意题干线索、诗歌题目、注释,第三步回忆表现手法类型――1咏物诗表现手法类型:托物言志、借物寓人、因物寄事、借物讽喻――物我齐一(诗中关键词句: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等。第四步对应本题表现手法,提炼答案。五是紧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