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_第1页
1/6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_第2页
2/6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_第3页
3/6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 摘要: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不仅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与信贷风险,还有益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主要有四种经典模式:即农村互助合作金融模式、“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民营中小银行模式”、“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村镇银行+地区性中小银行”模式、“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模式。这四种模式为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途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当然,要想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还需从法律壁垒、财税政策、运作成本、外部环境等方面多加谋划。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正规化;交易费用;模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25)02-0032-05 非正规金融是指在正规金融之外存在的不受官方金融监管机构监管的融资形式及其制度形态。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经营管理不法律规范,其经营目标易于异化,还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也不利于官方金融机构实施宏观金融政策调控,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激增整个国家的系统性风险。鉴于上述原因,我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实施打压、取缔,但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又有不少证据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确实是我国正规金融制度的有益补充[1]。因此,在当前金融乱象环生的现实背景下,与其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一味打压,不如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走向正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将一帆风顺,抑或困难重重?在真实世界里究竟有哪些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权力当局又如何利用各种经济政策引导非正规金融顺利走向正途?显然,在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越发严重的现实背景下,对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选择问题进行讨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有助于为防范和化解民间借贷风险提供有益线索。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在降低交易费用和违约风险、缓解当前农村金融体系的垄断性、增加农村资金的配置效率、防范民间借贷诱发的各类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法律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民间借贷活动中的交易费用和违约概率。实践表明,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进展在满足农户及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上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并不被官方机构认可,其合约的履行不得不依靠私人暴露手段,这必定会滋生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