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韭菜常发病害防治冬春棚室韭菜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干尖、根腐、叶枯死株和茎叶腐烂等一些病害症状。但是相同的症状发病原因不一定相同,正确推断其发生原因并及时实行有效防治措施是栽培的关键。 一、干尖 1.土壤酸化引起。长期大量施入粪稀、饼肥和其他酸性肥料,就会使土壤酸化而引起酸性危害。表现为韭叶生长缓慢、细弱、外叶枯黄。 防治方法:施入足够的堆肥作基肥,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但温室内不能用石灰,以免引起氨挥发。 2.有毒气体危害引起。扣棚前施入大量碳酸氢钠,或扣棚后追施碳酸氢钠,地面撒施尿素、棉籽饼,以及在含石灰多的土壤上施用硫铵,都可能使温室内积累过多的氨而引起氨害,受害后叶尖枯萎逐渐变为褐色。如土壤已经酸化,可能是亚硝酸气积累造成的危害,受害后叶尖变白枯死。 防治方法:扣棚前后不施入直接产生或分解后能产生氨气的肥料,施肥要适量。 3.高温引起。韭菜生长适宜温度为 5℃~35℃,长期处于 35℃以上,连阴后骤晴,或高温后冷风突然侵入,都可能造成叶枯。 防治方法:及时通风,适时浇水,增施氮肥,增强韭菜的耐热能力。 4.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剩引起。缺钙中心叶黄化,部分叶尖枯死;缺镁引起外叶黄化枯死;缺硼中心叶黄化,生理受阻;硼过剩,一般从叶尖开始枯死;过量使用含锰农药,造成锰过剩时,嫩叶轻微黄化,外部叶片黄化枯死。 防治方法:采纳根外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可部分或全部解除症状。 二、死株 1.根腐病造成根死株死。韭菜根腐死亡有三种情况:⑴窒息性根腐,在韭田堆放畜禽粪便或杂物,引起局部高温,使韭根处于无氧呼吸,造成乳酸和乙醇中毒。⑵积水结冰引起根腐。浇冻水不当造成地面积水结冰,冻融交替根受损或低温水浸引起根死亡。⑶用污染水或坑塘水浇灌,使土壤被破坏或韭根直接中毒死亡。 防治方法:保持韭田清洁,避开杂物堆积;适时浇水,避开冻害;不用污染水浇灌。 2.韭蛆危害造成根株死亡。 防治方法:如在根株及周围 10 厘米左右的土层发现大量蛆或蛹,可用辛硫磷、乐斯本、韭保净等无公害药物灌根防治。 三、茎叶腐烂 1.疫病。发病时从叶下部产生水浸状暗绿色病斑,扩展至叶子一半时全叶变黄,萎蔫下垂。温室韭菜扣棚后,如湿度大,常发生该病。 防治方法:平整土地,挖好排涝系统。发病初期用25%瑞毒霉 1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 500 倍液灌根,每墩灌药 250 毫升,10 天后再灌 1 次。 2.灰霉病。发病初期叶片产生灰褐色或白色小斑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