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院员工服务法律规范手册 序 言 一、总则医院在全院范围内推行“法律规范化优质医疗”服务,旨在建立法律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保障体系,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给病人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把“人性化服务”融于医疗保健服务的全过程。本《服务法律规范》是为此而修定的指导性文件。 二、总体目标与定位我院医疗保健服务的对象是患者及健康人群,他们来自社会各方,其生理表现、人文特征、希望与需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同。因此,医疗保健服务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遵循“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管理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服务。本《服务法律规范》构筑了“法律规范化”服务的基本框架。 医院是医学的主阵地,医学具有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内涵。在医疗保健服务中,高超的医护技术与厚重的人文关怀是医学双重内涵的展现。本《服务法律规范》体现了医学双重内涵的基本要求。 创新是医院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升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的主要驱动力。创新需要三要素形成支持体系,即技术与设备的支持、管理的支持以及文化的支持。本《服务法律规范》的制定与推行,是强化管理、实施品行导向的一项举措。它为各岗位的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本《服务法律规范》的总体目标与定位是:构筑法律规范服务的基本框架;体现医学双重内涵的基本要求;形成服务创新的基础支持。以追求外在品质,内涵品味,逐步树立我院优质服务的品牌形象。一、语言优质服务 1、为什么要提倡语言优质服务?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不仅仅取决于我们说了什么,还取决于我们怎么去说,词汇的运用、词调的高低都决定着说话人投入情感的多少,专家与患者的沟通,不仅仅是对病情的探讨,还是心灵的交汇。与健康人相比,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的语言显得更加敏感,假如我们能合理地运用语言技巧,不仅会使患者感受到温暖、愉快,而且还有利于疾病的康复。2、语言优质服务基本要求语言选择:根据患者的语言习惯,医务人员应尽量采纳相同的语言或方言与患者沟通,让患者有一种亲切感、亲近感,有利于在诊疗过程中得到患者的配合与支持,同时也树立患者对医院的良好印象,提高患者对本院的满意度与信任度。音调:语音要轻柔,吐词要清楚;让来电者从语调中体会到你的热情,给人以亲切感,对于老年患者和语言有障碍的患者,要更耐心的倾听,沟通语速尽量缓慢。3、常用的礼貌用语3.1 常用交谈用语问好类:欢迎、欢迎您、您好、早上(中午、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