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可持续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摘要:可持续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不仅指技术层面上的可持续,更重要的是环境、文化、心理上的可持续。本文主要分析可持续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和文化进展中的设计理念及建议。 关键字:可持续;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理念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根据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总体设想和雄伟蓝图来制定和执行的,可持续设计的目的就是将场地给建筑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小化,以及最充分地利用场地。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场地合理规划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课题。 一、可持续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必要性 早期采纳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是一些比较被动的手段,如利用空调设备才能达到较好的降温、取暖、通风等。这些初期的设计手段是一种“被动式环境设计”,既不环保,又浪费能源。后期的可持续建筑(称绿色建筑或生态建筑)是以生态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设计、建造、改建、运行或再利用的建筑。比如合理安排建筑朝向,有利于冬季的采暖保温,有利于夏季遮阳,防止室温过低或过高。又如利用自然风调节室内环境和空气质量等。这是把可持续理念融入了全寿命的建筑(全寿命是指:从场地、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拆除、建筑废料处理的全过程)。不了解可持续建筑的人认为它造价偏高,市场前景可能不好。其实,实践证明,可持续建筑同一般建筑比较有很多的优点,例如:供热、空调和采光的费用少,建筑运行费用降低,建筑的舒适度和使用功能高,售价和租金增加;使用能源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建筑材料消耗少,资源利用效能高;生活和工作空间更健康,能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与建筑有关的疾病的发生等。从建筑的全寿命考虑,可持续建筑的总费用比一般的建筑低,而且有利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可持续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理念 2.1 树立科学的城市进展观 科学的城市进展观是根据城市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赤字水平,判定城市可持续度,并实行措施削减生态赤字,进而达到生态平衡;通过对城市生态资源的综合评价,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碳氧平衡原理,构建城市自然生态安全网络,确保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并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借鉴生态经济学中生态—经济共赢与优化理论,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认识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生态经济特征,引入“生态经济效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