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预注浆技术在立井井筒施工中的应用地面预注浆技术在立井井筒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展与进步,地面预注浆技术在立井井筒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地面预注浆技术在立井井筒施工中的应用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地面预注浆;立井井筒;施工技术;应用;质量; 中图分类号:U443.1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沁城煤矿, 设计生产能力 9.0M t / a, 立井开拓方式, 设主、副、风 3 个井筒。井筒采纳冻结法和地面预注浆法施工, 其中主、副井筒施工采纳冻、注、凿平行作业的“三同时”快速建井新工艺。井筒检查孔揭露的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第三系、二叠系上石盒子组; 其中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地层以粉砂岩为主, 泥岩、砂岩次之。主、副、风井筒检查孔穿过的新生界松散层厚度分别为 219.75, 218.15, 221.50m; 风氧化带厚度分别为 93.10, 64.90, 88.35m。井筒下部穿过 3 条逆断层( F06-4,F 06- 7, F 06- 8 ) , 井检孔取心岩石有不同程度的挤压破裂等现象。3 个井检孔含( 隔) 水层划分见表 1; 根据试验确定的井筒涌水量分别为主井 50m3/ h, 副井 96m3/ h, 风井 62m3/ h; 井筒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条件较为复杂。 表 1 基岩段含、隔水层划分 一、地面预注浆技术的基本特征 用注浆法堵水,已成为矿井建设中战胜地下水害的有效方法。在井筒开凿之前进行的地面预注浆,其目的就是在井筒周围形成封闭的隔水帷幕,将井筒涌水量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实现打干井,改善井筒作业环境,为建井工程安全和快速施工制造条件。 我国地面预注浆技术自 1958 年诞生以来,已在 70 多个井筒中运用,为进展煤炭工业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几十年来,地面预注浆技术不断进展,注浆孔由原来的 10 多个、甚至 20 多个,减少到 6个;注浆深度从 50―200m,增加到 750m;各种专用注浆设备不断配套完善;定向深井注浆技术取得重大成果,使我国注浆技术上了新台阶,实现了上部掘进与下部注浆的平行作业,扩大了注浆技术的应用范围。 我国地面预注浆技术一直是以水泥为注浆材料,采纳分段下行式注浆工艺。这样,就存在着两个突出间题:其一,工期长。由于每一注浆孔段均需注浆多次,下塞、压水、注浆、提塞、扫孔、养护各工序重复出现,特别是扫孔等耗时多,使得钻机台月钻注效率仅为 100m 孔/月;其二,成本高。采纳水泥注浆,水泥用量大,我国地面预注浆平均每米井筒水泥注入量为 8-14t,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