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基坑室内井点降水方法大面积基坑室内井点降水方法 【摘要】受建筑物周围场地大小的影响,实行建筑物室内集水坑降水,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选择切实可行的排水管道封堵方法,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关键词】室内积水坑管道预埋封堵 中图分类号:P4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某会议中心工程位于南坊新区商务大厦广场的东侧,用地西至沂蒙四路,南临交通主干道――三合街,总建筑面积10256m2,基坑底口开挖面积约为 8000 m2。施工场地周围环境情况:本工程东临沂蒙六路,北侧及西侧为商务大厦绿化广场(同时期施工)、南侧为景观水池及观光道路,施工场地相当狭窄(见附图)。工程地质情况自上向下为杂填土、粉质粘土、中砂层及岩石,基坑四周放坡系数为 1:1,并做基坑锚杆支护及护坡处理。 建筑场地周围情况平面图(图一) 该工程建筑设计为地下一层,地上一层,局部三层,建筑总高度 18.2m。建筑物南北方向长 118.05m,东西方向宽 69.1m。整体造型南低北高,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该工程设计为召开会议功能。主要会议室全部布置在地下一层,室内装饰全部是精装修,对室内温度、湿度都有严格要求,绝对不允许地下室底板、侧墙渗漏形成潮湿环境。而工程设计地下室底标高为-8.1m,室外标高为-1.2m。地下水位约为-3m,即建筑基底与地下水位高程差为 5.1m。工程结构设计为框架结构,地下室外围为防水剪力墙。考虑地下水浮力对工程的影响,设计实行抗浮锚桩,抗浮锚桩一端锚入岩石,一端锚入地下室底板。地下室筏板厚 800mm,剪力墙厚 300mm,除满足结构自防水的条件下,还采纳了 SBS 防水卷材进行柔性防水。由于设计使用功能的高要求,地下室防水工程是该会议中心工程的重中之重。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对混凝土底板的影响。 设计其细部做法见下图: 外墙及筏板防水做法示意图(图二) 防水细部做法( 图二) 二、降水方案的确立:在抗浮锚桩施工完成之后基坑土方大开挖时,基坑内的降水就成了困难。我们知道当单层建筑面积较大时,有时在浇筑混凝土时堵塞了降水排水管路,或降水停止时间过早,造成混凝土底板强度增长还未达到设计强度时,混凝土底板就已经承受地下水的浮力荷载,往往造成底板混凝土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地下水浮力而出现混凝土裂缝,形成工程验收时混凝土实体抗压强度满足了要求,而在室内地面回填之后出现大面积的渗水,给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使用单位带来很头疼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