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包容是一种美德因为妞妞的舞蹈老师要去北京学习了,所以今日来给孩子们上课的是一位男老师。新老师是一位眉目清秀的大男孩,是一个腼腆的孩子,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像一个大学生。但是他的课还是很有优点的,他对一些动作的讲解很清楚,而且示范动作标准,干脆美丽。在讲解示范某一个动作时,为了让孩子看的更加清楚,他干脆把裤脚扎进袜子里,这样孩子更加清楚的看到了他整个动作的过程。而且他的观点很正确,他为什么第一节课要复习根本步,第一,他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必须把根本步学扎实,能够准确优美的做出根本动作,然后再学花步,这一点我很赞同。第二,他想了解一下孩子的水平,便于制定学习方案和学习任务,让孩子有一个更好地开展,而做好这些的前提是了解和讨论学生,这个孩子考虑到了。以新老师的年龄来看,他已经做的很好,而且就是我们有十几年教龄的老老师,设计、讲出来的课也不尽完美,但我还是觉得假如一些地方能够改良一下,他的课会更好。1、老师在讲解动作的时候,虽然嘴里在喊着 one、two,但是脚下在小幅度的做这个动作,好似这个动作他不是太熟悉,这种不自信会让孩子觉得你不专业,失去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而且这样关注学生就少了,没有反应,孩子就不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只是一味在模仿。没有及时的反应,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跳一会儿专注力就不集中。2、老师在示范一个手臂翻开的动作时,老师嘴里说要用力,要定住,可是他的手却在无意识的动,就是讲话时自然的动作,然后下面有一个小女孩也在学着老师动,这就不是定住了。孩子太善于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她都善于模仿,无形中学了一个坏习惯。3、老师喊节奏时声音要有起伏的变化。跳舞的孩子要对节奏更加的敏感,这个除了天赋以外,更需要老师的培育。为了让孩子学会并准确的做出动作,老师的声音变化会传递给孩子有用的信息,比方哪是转弯,快速出脚,慢些滑过......,老师音调的起伏变化,能帮助孩子理解并准确做出动作。4、环节安排要合理。2 个小时的时间复习了 4 个动作,听起来不多,但是让大家都感觉好累。其实在示范后应该把重点放在关注学生上,谁哪个动作不标准,站到她旁边,随机纠正。中科班只有 10 个孩子,大家都做正确后,可以跟一两遍音乐,既强化动作,又培育感觉。就弥补了带着大家一遍一遍地重复动作,也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也弥补了快下课时才放音乐让大家练习时孩子的怨言,也会给孩子一个轻松愉悦的跳舞环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