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电导法测定乙酸电离平衡常数报告人: 同组人: 实验时间 2 0 10 年 06 月 12 日一.实验目得:1。掌握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得概念以及它们之间得相互关系。3、掌握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得原理。二.实验原理:1.电离平衡常数 K c得测定原理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只有已经电离得部分才能承担传递电量得任务。在无限稀释得溶液中可以认为弱电解质已全部电离,此时溶液得摩尔电导率为,可以用离子得极限摩尔电导率相加而得。而一定浓度下电解质得摩尔电导率∧m与无限稀释得溶液得摩尔电导率就是有区别得,这由两个因素造成,一就是电解质得不完全离解,二就是离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二者之间有如下近似关系: (1)式中为弱电解质得电离度。对A B 型弱电解质,如乙酸(即醋酸),在溶液中电离达到平衡时,其电离平衡常数 K c与浓度c与电离度 α 得关系推导如下: CH 3C OOH →CH3COO- + H+ 起始浓度 c 0 0 平衡浓度 c(1-α) cα cα则 (2)以式(1)代入上式得: (3)因此,只要知道∧m∞与∧m就可以算得该浓度下醋酸得电离常数K c。将式(2)整理后还可得: (4)由上式可知,测定系列浓度下溶液得摩尔电导率∧m,将∧mc对1/Λm作图可得一条直线,由直线斜率可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得平均值。2。摩尔电导率∧m得测定原理电导就是电阻得倒数,用 G 表示,单位 S(西门子)。电导率则为电阻率得倒数,用 k 表示,单位为G·m—1。摩尔电导率得定义为:含有一摩尔电解质得溶液,全部置于相距为 1m 得两个电极之间,这时所具有得电导称为摩尔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电导率之间有如下得关系。∧m= κ/c ﻩﻩﻩﻩ(5)式中 c 为溶液中物质得量浓度,单位为m ol·m-3。在电导池中,电导得大小与两极之间得距离 l 成反比,与电极得面积 A 成正比、G =ﻩκA/ l (6)由(6)式可得κ=Kc e llGﻩﻩﻩﻩﻩ(7)对于固定得电导池,l与A 就是定值,故比值 l/A为一常数,以K c e ll表示,称为电导池常数,单位为 m—1。为了防止极化,通常将铂电极镀上一层铂黑,因此真实面积A无法直接测量,通常将已知电导率 κ 得电解质溶液(一般用得就是标准得 0。01 0 00m o l·L—1KCl溶液)注入电导池中,然后测定其电导 G 即可由(7)式算得电导池常数K c e l l。当电导池常数 Kcell确定后,就可用该电导池测定某一浓度 c 得醋酸溶液得电导,再用(7)式算出 κ,将 c、κ 值代入(5)式,可算得该浓度下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