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刘海峰 KKR 中国优势能否持续对话刘海峰 KKR 中国优势能否持续 自从 2025 年之后,KKR 的投资步伐开始减速,在 2025 年,只有与联合环境签订的一项总价值为 4000 万美元的普通股投资协议。《融资中国》杂志对话 KKR 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刘海峰。 《融资中国》:能否谈谈 KKR 最新的中国策略如何? 刘海峰:在大中华区构建一个专业的股权投资平台,KKR 重点聚焦于三方面工作:首先,充分利用 KKR 世界领先的全球平台和资源网络;其次,确保中国团队是一支拥有丰富本土经验和成功投资业绩的团队;第三,在整体投资策略中注重投后管理,与管理层合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献力献策。 在投资策略方面也有三个重点:首先,建立一支高效的本土化团队来发掘和寻找独有的优秀项目来源;其次,对尽职调查执行高标准严要求,真正了解企业和行业;第三,在对一家企业进行投资后,真正将关注点放在企业的价值制造上。KKR 的投后管理团队――KKR 凯普斯通将与企业管理层一起精诚合作,为企业制造价值。 在发掘独有项目来源方面,KKR 一直在努力成为最本土化的国际 PE 公司。KKR 对中国企业提供的绝不仅仅是资本和人脉。中国团队凭借多年的丰富经验,对本土市场的需求和细微变化有着深刻的洞见和把握,为企业的进展和增长贡献了一切可用资源。该团队在中国有着长期、卓越的投资业绩。 《融资中国》:KKR 在中国的优势还能保持多久? 刘海峰:中国的企业有多方面的广泛需求。KKR 投资的所有的企业合作伙伴寻求的都绝不仅仅是我们的资金。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想在世界舞台上与其他公司一较高下,构建企业的长期核心竞争力变得愈加重要。而与合作伙伴一起实现这些目标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我们认为这种优势在中国是可持续的。 KKR 的专业优势是可持续的。我们具有最优秀的本土团队,他们 20 年的投资经验和本土化程度与很多国内 PE 机构相比都毫不逊色。并且与本土 PE 基金相比,KKR 还可以受益于其全球平台和网络资源及其运营管理实践。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使得 KKR 在众多国内外 PE 机构中具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未来我们将有望继续保持并延续该优势。 《融资中国》:K K R 将如何实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 刘海峰:关于 KKR 本身的策略,自从 2025 年进驻亚洲以来,KKR 一直非常活跃:不仅积极开展业务和建立投资平台,而且组建了优秀的本土团队,完成了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