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季腹泻的中医讨论进展健康天地 2025 年 11 月第 4 卷第 11 期综述4~JI,秋季腹泻的中医讨论进展周朋丛方方【中图分类号】R7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31X(2025)11—0139—02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主要通过粪一口传播和人一人间直接感染,也可以通过气溶胶微粒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多发生在寒冷干燥的秋冬季节,我国在 10 一 1 月发病率较高,11—12 月为高峰 IIJ,主要发生在 3 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以 l 岁半以下的婴儿多见 12J,位居小儿腹泻病原第一位(约占 40%).该病起病急,大部分表现为急性腹泻,伴发热,呕吐,病情严重者出现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血液系统,消化器官等肠外表现,甚至危及生命.本文主要对小儿秋季腹泻的中医讨论进展进行论述.1 病因病机的认识现代中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机理与湿热,风寒侵袭,寒湿困脾,脾虚湿盛有关.孙淑艳 I 根据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夏伤于暑,被湿所遏而蕴伏,至深秋霜降及立冬前后,为外寒搏动而触发”提出以热论治,小儿脾常不足,又多夹滞,暑湿更易侵袭胃肠,故临床多表现为湿热交混或热重于湿;马淑霞 141 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受暑,受寒,伤食等可致脾胃功能失调,酿成湿热而成泄泻;赵亚岚认为寒暖,饮食,调护失宜,湿邪侵袭困阻脾胃,水湿内生,与外感湿邪交织化热而成湿热发生泄泻.刘弼臣认为脾常不足是产生泄泻的内在因素,脾虚运化功能失调,水湿内生,湿盛濡泻;韩谨 1 提出感受 91”7~,内伤乳食,致脾胃受损,内生湿滞而致泄泻淳鲜贞,罗新民【8]认为脾损与湿胜即是秋季腹泻的主要病机,郑玲芳 l91 也持有以上观点.黎炳南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病机根本是寒湿困脾,脾失健运.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生,乃因秋冬之间,寒邪渐生,早晚凉热多变;小儿脾胃常不足,若寒温调摄失宜或贪凉饮冷,风寒之邪每易直犯脾胃.脾主运化水湿,喜温运而恶寒凝,风寒袭脾,气机凝滞,运化失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并走大肠,则成泄泻之疾;董拴昌 I 川根据临床经验认定病因系湿邪困脾,脾失运化或因寒邪入侵脾阳不振,脾胃失司,而致泄泻.陈予英_】1据《伤寒论》所述”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提出小儿秋季腹泻具风寒泄泻之特点,病因为风寒表邪,病机为风寒外袭太阳,太阳之邪不解,内迫阳明而致下利.王红兵”I 认为风寒夹湿外袭脾上,清浊不分,水谷混杂下发而为泄泻.2 辨证分型对于小儿轮状病毒的辨证分型目前尚缺乏统一认识,孙淑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