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栽培及采收加工技术一、繁殖方法(1)芦头繁殖 芦头即块茎上端有芽的一段。在收获山药时,选择颈短、粗壮、无分杈和无病虫害的山药,将上端有芽的部分折断,长约 15 厘米作种。芦头取下后到第二年栽种相隔约半年,故必须妥为贮藏,以免腐烂。南方在芦头收后,放室内通风处晾 6~7 天;北方可白天放在室外晒 4~5 天。使表面水分蒸发,断面愈合,然后放人地窖内或干燥的屋角。1 层芦头 l 层稍湿润的河砂,约 2~3 层,上盖草防冻保湿。贮藏期间常检查,若砂过干过湿则应及时调换,直至栽种时取出作种。(2)珠芽繁殖 收获前将散落在田间的珠芽收集后,装在木桶或竹篓内贮藏。南方 3 月(北方 4 月)播种,播前在整好的土地上做畦。南方做 1.3 米宽的高畦,北方打埂作畦。在畦上开沟,深 5~7 厘米,按株距 3~5 厘米播人珠芽 1 粒,播后施以人畜肥及草木灰,然后覆土与畦面平,稍加镇压。幼苗出土后,注意勤除草,浅中耕,施肥 2~3 次。苗枯后割去蔓茎,挖出根部,将挖出的栽子进行贮藏。南方也可不挖出,留在土中,到第二年栽种前挖出作种。用珠芽培育成的栽子,第 1~2 年产量较高。二、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 应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流畅、酸碱适当的砂质壤土为好,需要深耕土地。冬季深耕,翌年下种前施基肥,每亩施厩肥、堆肥等5000 千克,均撒地面。再细翻土,深约 50 厘米,然后耙平。南方雨水较多应做高畦,畦宽 1.3 米,以利排水;北方雨水少,每栽种 4~5 行之后,随即起 10~15 厘米高的畦埂,以便灌水。2.栽种方法 南方 3 月,北方 4 月上中旬栽种,行距 20~30 厘米。栽种前先在畦上开沟,沟深 5~7 厘米,然后将栽子或芦头向同一方向平放沟中,间距 15~20 厘米,栽后每亩用人畜粪尿约 1600 千克施人沟中,随即覆土与畦面相平(适当密植可以提高产量)。三、田间管理苗高 30 厘米左右进行中耕除草,并追肥 1 次,此后不宜再行中耕。适当增施肥料是山药增产的重要措施。在第一次中耕除草施肥之后设立支柱让茎蔓攀援,每株分插 1 支柱,南方用小竹子、小树条;北方用秆秸等,长度 2 米左右。相邻两行的 4 根支柱顶端捆在一起,以防被风吹倒,同时应将茎蔓引上支柱。山药在出苗初期及 7~9 月生长旺盛期,应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方能生长良好。四、病虫害及防治l.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1)炭疽病:7~8 月发生较严重,受害茎叶上出现褐色下陷的小斑,呈不规则的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