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常见猪病防治---猪瘟

常见猪病防治---猪瘟_第1页
1/4
常见猪病防治---猪瘟_第2页
2/4
常见猪病防治---猪瘟_第3页
3/4
常见猪病防治-- 猪瘟本病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呈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和隐性过程。(一)病原猪瘟病毒是黄病毒科、直径 40~50 纳米和有囊膜的 RNA 病毒。病毒可在猪肾、脾、睾丸、胎皮、骨髓、淋巴结、白细胞等原代细胞及 PK15、ST 等传代细胞中生长,一般不产生细胞病变或细胞病变轻微。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株的抗原性变异很大,野毒株的毒力较大差异,而抗原性与毒力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病毒在腐败动物尸体中,以骨髓中存活时间最长,可达 15 天。在猪肉或某些猪肉制品中可存活数月,这在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脂溶剂如乙醚、氯仿等可很快杀灭病毒。作为消毒剂,2%的氢氧化钠最合适。(二)流行特点猪是本病毒的惟一自然宿主,也是病毒的主要来源。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易感猪与感染猪的直接接触。感染猪在发病前和发病过程中,可通过口鼻和眼分泌物、尿和粪等排毒。康复猪在产生特异性抗体之前仍可排毒。强毒感染排毒时间长,排毒量大,散毒快,可引发猪群的高发病率。慢性感染则持续或间歇性排毒。妊娠母猪感染低毒力毒株后症状不易察觉,但病毒可感染子宫内胎儿,引起死胎和弱胎。由于胎儿的持续感染可造成分娩时大量散毒。部分感染胎儿外表健康,不易察觉,但极易造成散毒。这类先天性感染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尤其是在毒力较弱病毒株流行地区。猪场暴发猪瘟的污染源最常见的是购进外表健康的感染猪、运输过程中接触病毒污染物、或运输工具被污染,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含病毒的下脚料消毒不严。(三)临床症状猪群中出现强毒感染时,部分猪表现精神沉郁、不愿活动。强迫站立时表现弓腰或畏寒姿势,食欲下降或厌食。感染后 6 天内体温可高达 41~42℃甚至更高,同时出现白细胞数下降。开始发热时常出现便秘,随后出现严重的灰黄色水样腹泻。早期可能出现眼结膜炎、分泌物增加并可能出现眼睑粘连。病猪畏寒,出现扎堆。少数猪可能出现抽搐。随着病程的进展,猪群中发病数量增加。后期在猪的腹部、鼻唇部、四肢内侧及身体的末梢部位出现紫红色斑块,指压不褪色。急性感染猪大部分在感染后 10~20 天死亡。亚急性感染猪症状稍轻,一般在30 天内死亡。慢性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表现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及白细胞减少;几周后食欲和外表出现明显的败改观,体温降至正常或稍高;第三阶段表现精神沉郁和厌食,直肠温升高,直至临死前下降。慢性感染猪发育严重迟滞,有皮肤病变,站立时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常见猪病防治---猪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