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恶苗病的田间识别及防治

恶苗病的田间识别及防治_第1页
1/1
恶苗病的田间识别及防治 恶苗病是大理市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受害稻株苗期或抽穗前枯死,一般不抽穗结实,所以俗称“公秧”。 危害症状:稻恶苗病从苗期-抽穗期都可能发病,秧田期发病:一般播种几天就可以发病,有的发芽不久就枯死,但典型的症状要在秧田末期才能表现出来:病苗比壮苗要纤细得多,而且长得比较高,颜色呈淡黄绿色。病苗多在移栽前死亡,从枯死苗近地面部分会产生淡红色的霉状物,有的呈白色。大田发病:移栽后 1 个月左右才出现病株,初期症状与秧苗病状一样;发病严重时一般在抽穗前枯死。后期一般在病株下部,茎的附近或者叶鞘上散生或聚生很多黑色小点。 发病特点:稻恶苗病病苗以苗丝和分生孢子越冬,以带菌种子为主,其次是病草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侵入一般在播种时,播种时病种上埋伏的菌丝或分生孢子遇水萌发,从伤口侵入到幼苗的基部,引起稻苗发病,病稻草用来盖秧和捆秧时也可以发病。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菌种田;2、要处理好病草、病谷,做好种子消毒处理;3、发病病株及时拔出处理,减少再侵染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恶苗病的田间识别及防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