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变成强大“磁场〞时下某些大学最为头痛的是学生“厌学〞,最难管理的是学生“逃课〞,最不受重视的是课堂教学。然而,在宁波诺丁汉大学见不到“厌学〞状况,杜绝了“逃课〞现象。一言以蔽之,这里的课堂引人入胜。 大学课堂不在于传授“已有经验〞,更不能将任何真理奉送给学生,而在于提供诱因、点拨思路、拓展视野、促进学习,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催人奋进的课堂气概,然后自己去获得真知、探赜索隐。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不过是喜爱穷根究底罢了。〞因为,只有穷根究底才能为科学大厦增砖添瓦,我们的课堂就是在做好这些扎实而又平凡的奠基工作。 其次,是让课堂成为“不会学〞转变为“我会学〞的转型窗口。学习的法那么之二是懂不懂学习方法?方法是工具,是钥匙,要点在于了解方法应用,掌握技能技巧,熟悉诀窍微妙,形成学习机智。大学生入学初期可能涉学不深,正处在方法转型时期;老师是过来人,有些甚至是方法上的行家里手,应该在每节课上抽出些许时间,传授学习经验,教会学生学习。这样费时不多,事半功倍,只要学生从“不会学〞转变为“我会学〞,进步就快了。 再其次,是让课堂成为“枯燥学〞转变为“欢乐学〞的接力站点。学习的法那么之三是学习兴趣怎么样?学习中一定有许多枯燥乏味的东西,所以需要意志、毅力、勤奋、拼搏等非智力因素的持续支撑。我们力求使每次课堂成为学生的加油站、兴趣的接力点,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很多外籍老师平常很“休闲〞,上课时却很“玩命〞,格外仔细,又非常注意风度、讲究幽默。常常妙语如珠、勾勒知识意境,比方贴切、揭示科学微妙,挖掘深化、直指问题真谛,巧言善诱、焕发智力情绪。我们的课堂成了老师教学智慧的展示舞台,成为学生欢乐学习的接力站点。 最后,是让课堂成为“被厌学〞转变为“学得好〞的宽阔天地。学习的法那么之四是学习质量高不高?大学生厌学不是他们的本意,更不是他们的天性,而是由于某些老师教法不好,课堂对大学生丧失了吸引力,造成某些大学生“厌学〞,很损害年轻人的积极性和上进心。我们结合中国国情,常常开展“评教评课〞问卷调查,既改良了课堂教学,又亲热了师生关系。我们的老师将师生关系比方成“教练与运发动〞的关系,认为教练很了解运发动,指导时一丝不苟,而运发动又必须通过刻苦训练提高运动成绩。老师只有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才能制造出一个要学、乐学、会学、学得好的宽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