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考前第1天 物理学史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学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考前第1天 物理学史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学案_第1页
1/2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考前第1天 物理学史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学案_第2页
2/2
考前第 1 天 物理学史[回顾知识]必考部分力学部分科学家成就伽利略(意大利)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时的加速度都是一样的,与质量无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英国)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英国)测定万有引力常量 G 的值开普勒(德国)开普勒三定律亚当斯(英国)、勒维烈(法国)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哥白尼(波兰)提出了“日心说”电学部分库仑(法国)发现了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k 的值法拉第(英国)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电磁感应定律 E=k密立根(美国)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 e 的电荷量焦耳(英国)实验得出焦耳定律奥斯特(丹麦)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梦圆电生磁安培(法国)提出分子电流假说,研究得出安培定则楞次(俄国)总结出了楞次定律,并和焦耳先后发现了焦耳定律欧姆(德国)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洛伦兹(荷兰)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汤姆逊(英国)发现电子纽曼、韦伯提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选考部分热学布朗(英国)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机械波多普勒(奥地利)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光、电磁波相对论托马斯·杨(英国)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麦克斯韦(英国)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德国)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伦琴(德国)发现 X 射线(伦琴射线),获得 190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德国)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原子物理卢瑟福(英国)进行了 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玻尔(丹麦)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原子物理查德威克(英国)用 α 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 193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克勒耳(法国)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获得 190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德国)提出了质能方程,并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 192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论初步普朗克(德国)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获得 191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康普顿(美国)提出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获得 192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德布罗意(法国)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回顾易错点]1.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的万有引力常量.2.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纽曼、韦伯提出的电磁感应定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考前第1天 物理学史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