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际应用——“物理观念”之“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1.如图 1 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 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 500 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图 1 A.10-3 s B.10-6 sC.10-9 s D.10-12 s解析 在曝光时间内,子弹的运动可简化为匀速运动,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对应在该时间内的位移。子弹长度的数量级为 10-2 m,故子弹的位移数量级为 10-4 m,而子弹飞行速度约为 500 m/s,故曝光时间估算为 t==2×10-7 s,最接近 B 选项。答案 B2.如图 2 甲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图中 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是 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对应的时刻如图 2乙所示。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对应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Δt=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v=34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求:图 2(1)汽车在接收到 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2)汽车的速度。解析 (1)设 p1、n1、p2、n2对应的时刻分别为 t1、t2、t3、t4,t1~t2的中间时刻(汽车与超声波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 t5,t3~t4的中间时刻(汽车与超声波第二次相遇的时刻)为 t6。从题目所给条件得,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 s,则有超声波第一次与汽车相遇时通过的位移为 x1=v,超声波第二次与汽车相遇时通过的位移为 x2=v,汽车在接收到 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s=x1-x2=17 m。(2)上述过程中,汽车的运动时间为 Δt′=t6-t5,汽车的速度为 v′=,从标尺上读出数据代入得 v′=17.9 m/s。答案 (1)17 m (2)17.9 m/s二、用“转换法”处理多体运动问题——“科学思维”之“科学推理”研究多物体在时间或空间上重复同样运动问题时,可用一个物体的运动取代多个物体的运动。3.在光滑斜面上同一位置间隔相同时间释放若干小球,A 小球刚释放时刻,A、B、C 三小球的位置如图 3 所示,若 B 球的速度为 v,C 球的速度为 2v,则 xAB∶xBC等于( )图 3A.1∶1 B.1∶2 C.1∶3 D.1∶4解析 将三小球的运动等效为同一物体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由公式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