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学科资源库——水污染胡 波(华东师范大学 化学系 ) 张映辉(华东师范大学 生物系 )【阅读材料】每年六月五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从 1972 年开始,每年均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中关于水的主题:1976 年是“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81 年是“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可见水的重要性。水污染通常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即水体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因而引起水质恶化,水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对水生生物及人类生活与生产用水的不良影响。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如地下水流动把地层中某些矿物溶解,使某些地区水体盐分、微量元素浓度偏高或因植物腐烂中产生的毒物而影响了当地的水质。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是工业排放的废水。此外,还包括生活污水、农田排水、降雨淋洗大气中的污染物以及堆积在地上的垃圾经降雨淋洗流入水体的污染物。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镇的增加和扩大,城市生活污水、工农业生产废水大量排入水体而造成污染,人类对大气和土壤的污染,经过降水和径流过程,污染物最终也进入水体,此外还包括石油和其他工业废水进入海洋而造成的水污染。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对污染物质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称为环境容量。水体能够在环境容量的范围之内,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依靠环境自身的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自然降低或消除的过程即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水体的自净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还与污染物的性质、浓度(或数量)以及排放方式等有关。按照作用机理,这种自净作用又可分为物理自净、物理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三种。1.物理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水的流动、使污染物得到扩散、混合、稀释、挥发,改变污染物的物理性状和空间位置,使其在水体中降低浓度以至消除。2.物理化学自净:污染物在水体中通过中和、沉淀、氧化还原、化合分解等物理化学变化,使污染物发生化学性质、形态、价态上的变化,从而改变污染物在水体的迁移能力和毒性大小。3.生物自净:指悬浮和溶解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分解,使其降低浓度、转化为简单、无害的无机物以至从水体中消除的过程。它还可以包括生物转化和生物富集等过程。在水体自净中,生物自净占有主要的地位。水体污染物按污染物的危害性可分为:无毒污染物、有毒污染物两大类。无毒污染物:水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