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4)无私奉献【论点 1】我们应具有奉献精神。【相关论据】 1、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50 年代,有一次黄河发大水,冲歪了郑州一座铁路桥。当时技术力量差,而铁路交通枢纽又不能中断。当地老百姓想出了一个土办法,组织了上万人用绳子拉纤,想把桥墩拉正。紧急情况下,周总理批示可以试一试。拉纤的当天,周总理突然来到现场,众人欢呼雀跃。总理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说着脱下外套,加入纤夫队伍。大家一见,都喊:“总理,不能啊!”总理又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喊号的拉纤老人见拦不住总理,“扑通”一声便跪下了,顿时工地上一万多人全都跪下了。总理请大家起来,还是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在整齐的号子声中,总理和一万多名纤夫创造了奇迹,把桥墩拉正了。2、风里浪里一面旗:南京江海集团二公司 13 船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杨小虎,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工人”、党的十五大代表。参加工作 28 年来,在船队上过了 20个春节。1997 年除夕夜,一家老小等他回去过年,年逾古稀的母亲做完大手术才三四天,可他又是在栖霞化肥厂码头上用工作迎来了新年的钟声。按照规定,船员每年有 78 天公休假。杨小虎从 1979 年担任队长以来,共应休假 1119 天,可实际上他只休了 100 天。他多干了1000 多个公休日,提前跨入了 21 世纪。他是工人心目中的榜样,风里浪里的一面旗帜。3、举债创办“育才小学”:张震 1964 年出生在定远。定远是陕甘宁蒙交界处一个贫瘠的县城,百姓一年收入三四百元。张震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后,学习英语,是校报记者,多次在写作比赛中获奖。快毕业时,他舍弃了成功率很大的考研和记者生涯,带着妻子韩雅亭回到家乡,举债办起了一所小学。1992 年 8 月,他们把自家的房子拆了,借钱买砖木,盖起最初的四间教室,名曰:“育才小学”。学生来自田野,来自其他学校赶出来的差生。学费减免,其他费用低于国家标准。几年下来,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绩,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可张震他们欠债已达 11 万元。4、“科技雷锋”聂之铭:第二炮兵后勤自动化工作站站长聂之铭,在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忘我工作的同时,又把掌握的高新技术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和人民,被人民誉为“科技雷锋”。80 年代初,聂之铭开始进行把普通电视改为可遥控电视的研究,研制成功“多功能遥控器”。人家找他帮忙,他总是有求必应。大年三十,患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