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17)尊老爱幼【论点 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相关论据】1、齐景公治不敬之令:齐景公时,很注重孝治,有次出巡,来到一处治河工地,看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也在工地上运土,便当即罢免了这个县令,他认为让这么大年龄的老者负载于途,是地方官的过失。2、颍考叔食舍肉:颍考叔是郑国颍谷地方官吏,听说郑庄公将其母姜氏置于城颍,并发誓“不到黄泉不相见”,不久便已后悔,就去见庄公。郑庄公请他吃饭,颍考叔吃饭时把肉留在一边。郑庄公问他为什么?他说:“小人有母,凡我能吃的食品都让母亲先尝尝,她从未尝过您赐给的美食,所以请允许我带回去孝敬母亲。”庄公深为感动,以后设法将自己的母亲迎回。此后,人们常将“颍考叔食舍肉”作为子女孝敬父母的一个典范。3、刘恒亲尝汤药:汉文帝,姓刘名恒。亲生母亲薄太后,文帝侍奉供养她一点也不懈怠。薄太后患病三年,文帝在亲理朝政后,常在床前陪伴她,没有合上眼睫毛,没有解下衣带睡觉。薄太后所吃的药,恐怕药味不适合,文帝都要亲自尝过以后,再让母亲吃。他爱人和孝顺的美德天下闻名。4、陆绩怀橘:三国时,吴国天文、历史学家陆绩,在 6 岁时去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来招待他。可陆绩虽小却不贪吃,而是怀揣了三个橘子。当他要辞谢回家时,橘子掉了出来,袁术有些奇怪地问他:“你来做客,怎么还把橘子拿走呢?”陆绩说:“我想把它带回去给母亲吃。”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却如此孝敬父母,深为赞叹。5、毛泽东敬老:毛泽东同志非常敬爱他那乐于帮助别人的善良母亲,至诚侍奉。 1919年,他母亲生病去世,他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写了一篇《祭母文》,其中有这样赞美称颂母亲的话:“吾母高风,首推博爱,遐迩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1959 年 6月 25 日,毛泽东回到离别 32 年的故乡韶山后,请韶山老人毛禹珠来吃饭,并特地向他敬酒。毛禹珠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接着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名言警句】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论点 2】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相关论据】1、延边的老人节:每年 8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