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案一 吃透文题材料微点突破一挖掘材料内涵每一则作文材料,都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审题立意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准确而深入的理解,透过其表面所反映的现象,充分挖掘其所蕴含的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这样,才能对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准确审题立意。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分析:1.找准对象每一个材料,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而这种内涵,往往通过其写作对象表现出来,或是单一对象,或是多个对象。单一对象,要体会材料中所表现出的不同侧面;多个对象,要确定主要对象,并辨别各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挖掘。题目中,“中国关键词”就是材料中所给出的对象,这一对象又包括 12 个具体话题。分析时,需要围绕这一对象进行深入挖掘。2.析清逻辑每一道题目所给的材料,都体现着严密的逻辑性。在找准了陈述对象后,则要围绕这一对象对材料内部关系展开逻辑分析,如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深入分析其所承载的内涵,并体会这一内涵所表达的态度和倾向,从而充分理解材料。题目中所给的 12 个“中国关键词”之间,很多都可以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如由“长城”和“京剧”可讲讲 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和“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展……理解了这些关系,便可以准确判断立意方向。3.重视整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选取的对象不同,分析的角度也会不同,但无论哪个角度,最终都要体现材料的整体内涵。只有理解了材料的整体内涵,才能以一个角度为中心,将材料的各个角度有机联系在一起,得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题目中所给的 12 个“中国关键词”,虽然都有一定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