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用材微案一 素材积累微点突破一挖掘课本内容一写作文就发愁,总感觉无话可说。素材呢?怎么这么难找?其实,距离我们最近的素材,往往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不是吗?从小学到高中学过的课文,有那么多,为什么不能成为写作关注的对象呢?每一篇文章,都有着丰富的内容;每一个角度,又都可以让思维拓展。了解作者,我们不仅要知道他的生平,更要理解他丰富的个性;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不仅要清楚他性格的典型性,更要体会其独特的现实视角。“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如果我们能够走进课本,并将课本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样可以打造精品素材。示例:材料中的英美军方只考虑加强幸存飞机弹痕多的部位,却忽视了弹痕少的部位,事实上,如果弹痕少的部位受到重创,战机将很难有机会返航。这充分说明:看问题必须全面分析查找原因时,不能片面思考。纵观历史,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赤壁之战中,曹军将战船相连,他们只考虑到整体的战斗能力,却忽略了个体的机动灵活性。结果,对方采用火攻,曹军一败涂地。中国革命史上的“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投降主义,都是因为忽视了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给当时的中国革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这样的教训极其惨痛。……《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的句子:“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这是蔺相如向其门客讲的话。句中的“两人”一是指有攻城野战之大功的武将廉颇一是指有勇有谋的文官蔺相如。国家的强盛,离不了文武人才,如果缺少一方,国力很难全面提高,国富民强的梦想最终将难以实现。(节选自 2018 年吉林考生《“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漫谈》)分析:考生巧妙运用课本中的素材证明论点,用赤壁之战证明“全面地看问题”,用《廉颇蔺相如列传》证明“文武兼具,全面治国”的观点,选材精准,分析到位,实属难得。微点突破二体会经典意蕴经典永远是经典。一些经典人物、经典事件、经典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我们的写作。选取经典素材,嵌入写作之中,能够让阅卷者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底蕴。经典是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沉淀下来的精华。每一则经典素材,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在写作时,可以根据写作中心的方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角度,建立起素材与中心之间的联系,从而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挖掘经典的内涵,需要以客观辩证的思维,以矛盾对立的观点,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走进经典,用灵巧的双手,写出丰盈的内心,一定会为考场作文增辉。示例:如果人能...